二战中,德国士兵的战斗力为什么那么强?

横扫整个欧洲,为什么?

单纯从军事角度讲,德军战斗力高的原因,要归结到著名的“十万陆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受《凡尔赛条约》限制,总兵力只有10万陆军。“十万陆军”是西克特将军一手创立的奇迹,1920年(一战结束后第一年)他成为德国国防军总司令,在西克特将军的领导下,这10万人都是作为士官、军官乃至将军培养的,可以说汉斯.冯.西克特将军,才是2战中德国能战无不胜的最大功臣,他才是德国军队拥有强大战斗力的源泉。

《凡尔赛合约》禁止德国拥有军事院校,他就联合团一级的单位建立了一个建在部队上的军事教育体系,每一位列兵都受到成为军士的培训,每一位军士都受到成为军官的培训,每一位军官都受到成为将军的培训,每半年进行一次演习,使专业技能得到精进,职业素养得到提高。单兵在演习中要自称“我是某某排”,或者代表一个8人机枪组。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冯.西克特的“十万陆军”!德国陆军扩军后能在很短的时间成为一支战术素养极高的军队,“十万陆军”计划功不可没。

而相应的,其他国家的战斗力则并没有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不仅是士兵,要整体分析。
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装备优良、优秀的指挥官,再加上德国人固有的古板、认真负责、尽忠职守等,与其他国家军队形成鲜明对比。另外希特勒的精神灌输也起到洗脑的作用。
二战初期以闪电战为主,装甲部队发挥很大作用。德国是最早意识到并大力发展与装备装甲战车的国家,而当时的其他国家没有意识到,也没那个经济实力。所以才有波兰骑兵挥舞马刀向德国坦克重逢的悲壮与无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4-09
这是有根据的,一战之后,虽然德国是战败国,但德国的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
一战结束后,法国希望能对德国在经济上进行报复,并最终削弱这个强大的邻国。最终公布的《凡尔赛条约》,竟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失去了13%的国土、20%的人口以及超高额的赔款。这当然引发了德国国民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也为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主要原因有:
①战胜国对其在军事方面的限制有利于集中财力、物力恢复和发展经济。
②战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劳动力素质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美国的援助,一战后的道威斯计划提供了必要的资本。
④新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利用。

说的不错,我再补充一下,

1、一战德国的战败并非德国在一战战场上的重大失利,主因是德国国内工人起义,所以德国民众对这次失败普遍心有不甘

2、希特勒上台后,很好的利用了民众普遍存在的爱国主义和为一战复仇的心理

3、希特勒上台后,在经济上确实创造了神话,3年时间让德国从萎靡不振中崛起,解决了前总理不能解决的失业问题,面包问题,国内强国心态和自豪感暴涨

4、在纳粹统治下,西方各国原本限制德国发展军事的《凡尔赛条约》成为一纸空文,在西方各国的纵容下,德国工业和军事发展迅速
第3个回答  2009-04-09
1、对一战失败不甘心,民族主义也就是爱国主义热,多是愤青。就如现在去打日 本,会人人拼命。

2、长期军事战争准备,士兵单体战斗力强

3、新技术运用

4、新军事理论运用,如德国的闪电战、对装甲部队的重视,打败了阵地战、步兵为主的盟军。就如同日本对航母的重视,结束了战列舰称霸时代。
第4个回答  2009-04-09
一。基本都是一次大战的老兵,经历过战斗,战斗素养比较高。
二。别国军备池松,训练地下。
三。打的比较突然。
四。计划周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