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为相的故事翻译

如题所述

译文:田子做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三年后退休回家,将他在任时得到的两千两黄金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你怎么得到这些黄金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所得的报酬。”母亲说:“当宰相三年,就不吃饭么?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期望的。

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当国家的大臣不忠诚,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田子很惭愧地跑了出去,到朝堂上退还黄金,然后请求君王让自己进监狱。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良,因田子母亲的深明大义而高兴,于是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再次任命他当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

《诗经》说:“好好教育你的子子孙孙谨慎小心,使他们一代一代的薪火相传。”说的就是贤惠的母亲教育子孙的贤德。

《田子为相》

作者:韩婴

创作年代:公元前150年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扩展资料:

《田子为相》是一则典型的儒家教育经典之作。作者通过教诲阐述了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真正尽孝的儒家思想,故事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的人物刻板。

本文创作于前170年,创作类型属于秦汉文学,作者为韩婴(约前200年-前130年)是西汉燕人,除《田子为相》外,他的名作还有《韩诗外传 》。韩婴的主张广泛传播儒家思想。

韩婴在西汉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王刘舜太傅,后人又称他韩太傅。武帝时,与董仲舒辩论,不为所屈。治《诗》兼治《易》,西汉“韩诗学”的创始人,其诗语与齐、鲁大不相同,他推测《诗》之意,杂引《春秋》或古事,与经义不相比附,与周秦诸子相出入,皆引《诗》以证事,而非引事以明《诗》。燕、赵言《诗》皆本于韩婴。赵子、淮南贲生即其高徒。赵子传蔡谊,三传形成韩诗的王学,食子学和长孙学,学徒非常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子为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