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让家人在他死后剪下寿衣一角,这是又为何?

如题所述

按照过去的习俗,盗墓人在听到富贵人家有人去世时,会派一个戴铁帽子的人去打探消息,有钱人家的家人往往会拿出厚礼请求盗墓贼饶过死者,没钱人家就剪下寿衣的一角,表示家道已经中落,没钱财陪葬了,胡雪岩虽然是清朝首富,理应厚葬,但是因为他生前被李鸿章、盛怀宣整到破产,所以哪有钱厚葬自己,所以铁帽子只要看到他寿衣的一角就明白了。

胡雪岩是清朝有名的红顶商人,他的经商才能无人能比,因在清军攻打太平军时,帮助清军运军火,接济粮米被左宗堂赏识,后来又帮左宗棠组织军队、创办船厂、采购军火、打探情报,筹集军饷等,由此结下了非一般的感情,胡雪岩也利用帮左宗堂办事时过手的官银筹办了一家私人钱庄,然后凭借钱庄的生意成为了清朝首富。 

可是后来胡雪岩先是在和洋人的生丝大战中失利,后又在李鸿章和盛怀宣联合暗算下,胡雪岩的钱庄遭到了恶意挤兑,情势急转直下,渐渐变得难以挽救,但是胡雪岩仍然不想拖累别人,选择自己一人扛下所有的问题,最后终于在李鸿章和盛怀宣的打压下,一败涂地。

胡雪岩倒下后,清廷很快对其抄家并且继续追债,最后万贯家财全部散尽,仍然欠有大量的外债,而雪上加霜的是,一直对胡雪岩有提携之恩、也是胡雪岩在官场最大靠山的左宗堂去世了,这意味着再也没人帮助自己抵挡来自官场的打压了。

所以胡雪岩知道自己的死期也快到了,临死之前,他为了让子孙免于官场毒手,将仅剩的一些金银细软还了一部分给达官贵人,又还了一部分给穷苦之人,余下的分给了妻妾,让她们远走天涯,而自己死后也只能草草安葬了事。

所以当盗墓贼听闻胡雪岩的大名,派出铁帽子来打探消息时,胡雪岩的家人根据他的遗言,剪下了他的寿衣的一角,交给铁帽子,铁帽子接到手中一看,死者的身上穿着粗布寿衣,就知道死者家道中道了,没有什么财物陪葬,也就不用再费这个力气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胡雪岩,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给人家放过牛,书也只读过两年。这样的一个人却成为著名的红顶商人与政治家。可惜他的晚年并不好,不但破产而且最后只剩一个九姨太陪他,对于这样的局面胡雪岩是如何收拾残局的,又为何在即将离世时特意吩咐他的九姨太一定要在他死后剪下他寿衣一角呢?

胡雪岩如何成为富商的?

胡雪岩在13岁的时候捡到了一个装满金银财宝的包袱,他没有私吞,而是物归原主了。这位失主为了感谢胡雪岩把他介绍到了一家杂粮店当学徒。而胡雪岩十分努力与好学,也牢牢的抓住每一次机会,一步一步从杂粮店到金华火腿店,又从金华火腿店到钱庄。

在钱庄里有个规矩,就是进店学徒的头一个月,没有掌柜的吩咐是不得出门的。因为这个月里面掌柜的要教你如何敲算盘,如何算账等等这些的基本功,基本功打不好,是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合格的掌柜的。而这个月里面有很多学徒受不了一下都不能出门,有些人就乘着掌柜睡觉偷偷的溜出去。而胡雪岩一次都没有,他觉得这样挺好的呀,掌柜不但给自己吃喝,还教自己本事,只是一个月不让出门有什么。能成为掌柜的自然有他过人之处,所以那些把戏掌柜的自然知道。掌柜非常欣赏胡雪岩的吃苦耐劳与聪明才干,而他又无儿无女,所以决定考验一下他。

他让胡雪岩算账,在账本上故意盈余出一些钱来,看看他会不会和他说,这就和现代人请保姆一样,故意放几百元钱在桌子上,看保姆会不会拿是一样的。好在胡雪岩人品不错,告诉了掌柜。所以后来掌柜的在离世前将整个钱庄都送给了胡雪岩。之后胡雪岩凭借自己的本事成为了杭州城里有名的活财神,在之后又成为了大清国最富有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如何失败的?

胡雪岩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与官府勾结。

光绪九年,胡雪岩在上海投资两千多万两白银开办蚕丝厂,想要垄断这块市场,可是洋人想挤垮我们民族企业,于是他们联合中外商一起打压胡雪岩的蚕丝厂,到处和他抢生意。蚕丝价格因此一下被他们哄抬上次了,谁知当年欧洲蚕丝大丰收,蚕丝价格自然一落千丈,这一买一卖使得胡雪岩亏的血本无归。

而胡雪岩是左宗棠的人,李鸿章早就对左宗棠不满了,欲除之。想要彻底除掉左宗棠就必须先除掉胡雪岩。于是李鸿章趁着这次机会落井下石,让朝廷官员与军队将领们纷纷去他的钱庄提款,在不提你们的钱可能都要打水漂了,致使胡雪岩彻底破产。

胡雪岩如何收拾残局?

对于这样的局面很多人会选择一死了之或者是逃跑,但是胡雪岩没有这样做,他选择冷静面对。

他首先把自己的全部资产列了个详细单子,把欠的债全部还清后,在妥善安排好了自己的母亲、夫人以及十几房姨太太,不过九姨太选择留下来陪他一起面对这一切。

可惜这次打击是致命的,胡雪岩把一切处理好后,就病倒了,他知道自己命不久已,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他拉着九姨太的手说:“谢谢你能在最后陪着我,我死后你把我之前准备的寿衣与棺木都卖了吧,我用薄棺材粗布寿衣就好,你还年轻,我走后你就找个好人家嫁了吧。不过还有一事要你完成,我死后,一定会有一个戴着铁帽子的人来到家门口,你将我的寿衣一角剪去送给他”

戴铁帽子是何许人?为何胡雪岩要?剪一角寿衣给他?

原来戴着铁帽子的人是盗墓者们派去做眼线的,凡事有富贵人家办丧事,这些眼线就会先去查勘是否有很多值钱的陪葬物,又安排葬在哪里等等。胡雪岩在破产前是当地出了名的富翁,他虽然破产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盗墓者们自然还是要试试的。而事实也如胡雪岩料的,他出殡那天门口果然出现了一个戴着铁帽子的人,而九姨太也按照胡雪岩的吩咐将胡雪岩的寿衣一角交给了他。这人看后有点惊讶,走近棺材看了一眼,摇着头走了。

而胡雪岩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墓不被盗。因为他不但破产了,身无分文而且他的丧事一切都是从简的,就连寿衣都是最便宜的,所以盗墓者看了他寿衣一角自然明白他的墓里必然不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自然也就放弃了盗墓的想法。

胡雪岩可谓是商业奇才,如果他不是左宗棠的人,只是个普通的商人,李鸿章不去对付他,相信胡雪岩凭着钱庄还是能重新站起来的!

第2个回答  2020-09-17

胡雪岩,是晚清时期著名的红顶商人。他代表清政府向国外银行贷款时私自加了利息,吃了回扣,李鸿章为了打垮胡雪岩使了手段,使胡雪岩只得从自己的钱庄周转,导致资金链崩溃。后来又因为一些原因,他只有尽自己最后一点力,将残局潦草收拾,不至于有遗憾。

胡雪岩是如何收拾残局的呢?

当时的胡雪岩眼见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若是处理不好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便把自己所创办的各商行、钱庄都上缴朝廷,其中就有著名的胡庆余堂。当时他的所有账面还有几十万两银子,于是把胡庆余堂等账目递交给了朝廷后,便自称年事已高无力继续经营,带着家眷告老还乡。

那么他又为何交代家眷死后剪下寿衣一角呢?

胡雪岩带家眷回到老家后,郁郁寡欢,苟延残喘两年后永远合上了双眼。在他最后的时日里,他告诉家眷,他死后要一切从简,只穿件寿衣买个棺材就可以了,并且在停灵的那几天,如果门口有个戴铁帽子的人,就把自己穿的寿衣剪下一角交给他,其余的不要多说。

为什么要这样呢?原来那戴铁帽子的是盗墓人事先派去打探消息的,当有富贵人家有人办丧事就会事先去做眼线,看看是不是有许多的陪葬品。胡雪岩一生荣华富贵,如今落魄郁郁而终,死后不想被人打扰。剪寿衣是想眼线看到寿衣如此朴素,明白了不会有太大的收获,打消了盗墓的念头。使自己死后有一个安宁。

第3个回答  2020-09-19

胡雪岩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他从一个钱庄里的“扫地、倒溺壶”的“学生子”一跃成为“官居二品、头戴红顶、身穿黄马褂、拥资数千万两白银”的一代巨贾,相当富有传奇色彩。军机大臣左宗棠在向朝廷的奏章中称他是“商贾奇男子”,是晚清唯一戴红顶子的商人。

人都说“富不过三代”,可这样一位传奇男子却是还没传给下一代便在晚年惨淡收场,他的一生就像流星一般,闪耀而又短暂。那么他如何辉煌?如何收场?又如何安葬?

一 、辉煌人生

“经商要学胡雪岩,当官要学曾国藩”。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句话,由此可见一般,胡雪岩走向人生巅峰主要可分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倚靠何桂清、王有龄的发展期。年轻时帮助落魄的王有龄走上仕途,他情愿丢了自己的饭碗,孰料这位仁兄青云直上,反而成就了胡雪岩事业的第一步,此后胡雪岩以他超人的眼光、过人的胆识和苦心经营,逐步在江、浙、沪地区形成官商一体的利益集团,走出了人生重要的第一步。

第二个时期是依靠左宗棠的事业高峰期。王有龄死后,胡雪岩找到了新的靠山左宗棠,在左宗棠正是晚清政府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大有收复山河、中兴朝廷之势的时候,胡雪岩慢慢走进了他的视野。胡雪岩先后为左宗棠筹集了各种贷款、资金、粮食,帮助他办船厂、办军工厂,尤其是在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时,胡雪岩为他筹集粮草,正是有这强力的后勤保障,左宗棠才能够顺利收复新疆。而由于他与左宗棠关系好,这也让他后来成为李鸿章集团的目标,李鸿章的目标是“倒左先倒胡”。

二 、惨淡收场

左宗棠收复新疆,立了大功,封侯拜相,成为清庭炙手可热的人物。一个人出头了肯定会有人不舒服,何况左宗棠性情秉直、快人快语,自然得罪了不少人,在当时的封建朝廷,李鸿章利益集团对左宗棠更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而众所周知,胡雪岩的发家与左宗棠密不可分,他们二人可以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李鸿章为了打垮他,首先针对于之前胡雪岩的为左宗棠的军事贷款出手。因为这些贷款需要以国家的铜税作为担保,所以当危机爆发时,李鸿章下令邵友濂缓发铜税20天,但是洋商却不会晚收利息。无奈之下,胡雪岩自己垫付了利息。 其次说服清廷收回阜康钱庄的存款,命令盛宣怀大肆宣传阜康钱庄资不抵债。

李鸿章的趁火打劫,加上此时靠山左宗棠的离去,胡雪岩自身商场上的失意,垄断生丝失败,损失惨重,他的商业大厦一瞬间坍塌。

胡雪岩此时也深知无力回天,最后选择遣散自己十几个漂亮妻妾,然后变卖豪宅,以资抵债。并将自己所创办的各商行、钱庄如数上缴朝廷,其中就有著名的胡庆余堂。

当时他的所有账面还有几十万两银子,连带胡庆余堂等账目递交给了朝廷后,自称年事已高无力继续经营,带着家眷告老还乡。

三 、剪角安葬

胡雪岩带家眷回到老家后,郁郁寡欢,苟延残喘两年后闭上了双眼。在他最后的时日里,他告诉家眷,死后要一切从简,只穿件寿衣买个棺材就可以了,并且在停灵的那几天,如果门口有个戴铁帽子的人,就把自己穿的寿衣剪下一角交给他,其余的不要多说。

而那戴铁帽子的是盗墓人事先派去打探消息的,当有富贵人家有人办丧事就会事先去做眼线,看看是不是有许多的陪葬品。

胡雪岩一生荣华富贵,如今落魄郁郁而终,自然不想死后还要被人打扰,于是才将寿衣一角交给盗墓人。那眼线看到寿衣如此朴素,也明白了不会有太大的收获,便打消了盗墓的念头。

纵观胡雪岩先生一生,从无到有,用了三十年,从有到无,短短一瞬间,令人唏嘘不已。

第4个回答  2020-02-04
这样是为了告诉前来打探的盗墓者的眼线,他一贫如洗棺材里没有任何值钱的,希望盗墓者可以留他一个清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