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大学校园出现的极端事件?

如题所述

在一般人眼里,大学生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应该是快乐健康、无忧无虑的。然而,近年来,有关大学生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时有发生。人们在震惊和惋惜的同时,禁不住要问,他们为何频频出现心理问题?在“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来临之际,笔者深入河北省高校,探寻有哪些“心病”困扰着大学生,又该如何防患于未然?
10%学生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
“从近3年测评结果看,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A类学生所占比例在10%左右,可能有某些心理问题的B类学生为20%左右。”河北经贸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教师付海玲介绍,为全面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该校从2011年开始,通过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测。“我们会通过约谈等形式对A类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最终确定心理异常的学生比例约为3%-4%。”
“心理异常的学生,往往是在童年时期就留下了阴影。”
两成多大三学生“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
小燕是该校一名大三学生,从春节回来就投入到紧张的考研复习中。可最近她经常失眠。“有时在床上翻来覆去好几个小时,而且越想让自己睡越睡不着。”没办法,小燕找到了心理辅导老师付海玲。
“像小燕这种情况不是个例。今年4月,我们对2011级全体在校生开展了第二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将此次数据与2011年他们刚入学时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付海玲介绍,在“常常失眠”选项上选择比例明显升高,由大一的3.46%上升到8%。此外,“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的选择率从17%上升到24%。“这说明大三学生承受着更多的内心冲突、情绪困扰、焦虑和压力。”
“大三学生的内心焦虑,主要集中在要不要考研、能不能找到好工作等问题上。”从事多年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付海玲表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有着鲜明的阶段性,入学前后及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多为适应问题,中间年级阶段多呈现出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高年级阶段多呈现为职业发展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关注个别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同时,更应该引领大多数学生关注心理健康。”付海玲建议,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理性地处理和应对人生中遇到的挫折,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1
大学很容易出现一些极端事件,比如挂科过多拿不到学位证跳楼,很多女孩被性侵等后结束生命等,很多年轻的生命由于保护不当,承受力不够而产生一些极端的想法,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之前的教育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但很多成长伴随的生理问题缺乏认知,同时没有学会合理的处理一些应急情况,所以强烈呼吁加上中学生对生理方面的知识普及,同时,大学要做好安保设施,避免学生遇到一些变态无耻之徒,多开展一些户外活动,学生多接触社会,多融合社会。
第2个回答  2019-04-11
校园暴力的产生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工作节奏、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总体的速度也在加快,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跟上社会步伐的速度比较慢,这样很容易让人心情浮躁,恨不得一下子就奔向成功。相对来说,社会道德约束的力量就弱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后积聚起来的破坏力是很大的,导火索可能就是平常人看起来很正常的一件事,在他看来就是很大的事了。所以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时,本能地愤怒和攻击,但他不是以一个社会认可的方式发泄,而是寻找一种极端行为进行发泄,那么就可能对伤害他的人产生暴力倾向。
那么如何看待这些事件呢?个人认为应该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
一是校园暴力现象属于个例。与全国数量众多的学校之相比,加之人口众多,确实应属个例,国内校园安全形势总体上还是安全的,不像国外媒体所描绘那样。不过这类苗头性确实需要决策者引起高度重视,果断采取措施,堵塞漏洞,防范于未然,切实保障学生安全。
 二是发展特殊时期的极端个人行为,要强烈谴责。目前,我国正处在专家称之为社会转型期、矛盾尖锐期、危机频发期,这一时期个人维权意识增强,国家早就为此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维护个人权益,但采取极端行为,目标又是学生,这种行为应人人得而诛之。
三是根治校园暴力非一日之功,需全民动员。根治校园暴力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单靠政府就能做好,需要多管齐下,全民动员。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落实责任,抓好落实;学校也应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杜绝类似行为再次发生;就个体而言,社会越进步,面临的社会压力就越大,要善于自我调适,摆正心态,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长远与现实的关系,正确伸张自己的权益,以暴制暴绝不可取;社会各界也应对弱势群体、矛盾集中的相关人和事多加关注,奉献关爱,防止矛盾恶化。
第3个回答  2019-04-11
近些时候,一些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小到打架斗殴,大到伤害人命,一桩桩伤害事件触目惊心,大学有、中学有甚至小学也有。校园原本是个纯洁的地方,怎么就染上了这些血腥、暴力、恐怖?我们在为这些暴力事件感到震惊、痛心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反思,寻找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根源,探求避免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将校园暴力事件防患于未然。 一、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根源 校园暴力事件看似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有着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它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失误及社会的不良影响所造成的。 1.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之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施暴的学生往往在贫困家庭、暴力家庭、离异家庭、溺爱家庭、缺管家庭等环境中长大。一个不健康的成长环境容易导致孩子的身心发育不健全,他们缺少应有的榜样示范和关心爱护,缺少安全感,不知对错,养成了刁蛮专横、唯我独尊的习惯,从而形成“攻击性的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采用暴力去恃强凌弱,获得一种暂时的心理平衡,借以释放心中的压抑感,也可以借此在同学中建立所谓的“威信”。 2.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之二:现行教育的“迷失” 在高中学校的教育中,由于高考的压力,一味地关注成绩,强调竞争与个人奋斗,却忽略了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爱,忽略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有些老师对待“问题学生”采取不理不睬、疏远隔离及言语讽刺等行为。这些举动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实际上大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轻则导致他们厌学,重则造成自闭抑郁的后果,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使之自觉不自觉地站到老师和同学的对立面,极易造成他们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让一些学生走上了施暴之路。所以不少学校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基本停留在“说起来相当重要,做起来可能次要,忙起来基本不要”的现状。
第4个回答  2019-04-11
  校园暴力,每个时代或多或少都会遭遇。上世纪八十年代,校园暴力也曾引起社会的关注。然而,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年来校园暴力却呈现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女生之间的暴力逐渐增多。有专家分析,要从思想意识的角度反思这类事件的多发,这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的外露。
青少年的自我认识、人格均处于成长期,其行为模式多来自于效仿。致力于儿童情绪管理和暴力预防的陕西“梦想校园”项目负责人黄烜说,如今,一些社会戾气、成人施暴行为,随着网络传播后更易被未成年人效仿,导致孩子不自觉地拿起暴力武器,从中获得“存在感”与“成就感”。
从社会深层次原因来看,如今,“独生子女”式的社会结构、过分溺爱的家庭教育、缺乏道德评价的学校教育等问题更值得深思。
“不吃亏”的理念助涨了校园暴力情绪。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罗坤说,孩子“绝不吃亏”的情绪被带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孩子过分溺爱是我们教育的缺失。”其次,教育理念出了问题。现在的家长一门心思让孩子上名校,关于孩子如何处理自己情绪、如何交际,如何培养孩子性情,思考得却很少。这些隐蔽的心理问题,为暴力行为埋下了伏笔。
学校“以成绩为标准,以名校为目标”的教育理念,也让老师们仅抓学习,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张燕说,在道德教育方面,有些老师想管不敢管,对学习之外的事情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同学关系是校园生活的重点,未成年人遭遇校园暴力在各国都有类似的情形。据了解,韩国将人性教育列为中小学必修课,日本加强学校教育和咨询服务。有些国家,15岁至18岁的未成年犯罪,基于案情的严重程度,可以考虑当做成年人对待。当前我国法律并未对校园暴力作出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惩戒规定,只有一些概念性、原则性的规定。为此,有专家建议,法律可以探讨设计新的制度和教育矫治措施,加大惩戒力度。将法制教育内容列入中小学生教学计划,将学校与课堂建设成为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严加惩戒不是目的,教育矫治才更为迫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