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如题所述

新的课程标准之一大特点即在于将以前学生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代之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获取新知。若按这种逻辑,如果说旧教材要求教师有着过硬的知识功底,学生肯下苦功学即能学好的话,那么新的课标教材除了要求教师基本功过硬而外,更需要教师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获取新知的欲望即求知欲,因为求知欲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对教师所教知识产生兴趣。很难想象没有强烈的求知欲还能产生兴趣,而若失去了兴趣,更难想象学生能将知识学好!本文拟从数学课的角度述及。
或者说一名好的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能做到这些,论者认为这就是数学教学的成功之举。同时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值得注意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由以前重在讲清诸多概念、定义、公理、定理(只要教师基本功过硬即可),学生只要能够会用(或称会套用)代之以老师在有限的几个概念(原始)、定义等教学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合情推理(而非逻辑推理)所预留的庞大空间的开垦,就全靠学生对新知的求知欲了。而这就需要教师有着很好的培养学生求知欲的艺术。论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 数学教学的目标及特点
一般的讲,对于实现数学的目标,无非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数学是工具。即数学的内容应该是专业中所需要的内容。在此观点指导下,数学教学的重点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已有的数学工具,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种观点认为,将数学作为“逻辑体系”。即主要让学生熟悉由初始概念、公理、定义、推理规则等构成的演绎系统,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由于数学的特点之一就是逻辑严密,因此许多学者专家都十分推崇这种观点,强调对学生进行严格逻辑思维的训练,甚至有人认为这种演绎的思维比学到的数学知识还重要。
从数学教学特点来讲,论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数学教学过程不单是把现代数学知识注入学生头脑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能从数学问题矛盾运动中发现规律,掌握其推导方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数学教学过程不是一个单一的传知过程,而是由传知过程向独立认知过渡的过程。因而,数学教学与学习中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数学概念、定理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我们只有认真学习领会其基本概念,掌握其基本定理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笔者在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答疑作为教学重要的一环已形同空设。这里除了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而外,不能不说与我们教学过程过于平淡有关,为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这几个方面作以认真探索,找出其问题,改进其教学方法,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2、 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和措施
2、1 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由于数学课程两大概念多,逻辑思维占有更多的内容,加之定理严密,解题技巧性强等诸多因素,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具备雄厚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在工作实践中狴边工作边探索,这是因为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对知识理解得更完善,更准确,同时在教学中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课堂气氛也是培养学生求知欲的重要因素,这是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因素,大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敢于探索未来,猜想未来,同时还应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及表达方式,将学生引入数学殿堂。
2、2 不断对教材体系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数学教学中若不能很好的根据实际研究教材,注重教学方法,就容易使学生产生疲乏。而枯燥单调的教学气氛,更容易使学生思想不集中甚至产生厌学现象。假如我们能采取一些专题形式并结合一些古今中外的事例,穿插一些数学家,数学史等资料就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在教材处理上应在不影响整个体系的基础上上,可灵活讲授,重点予以突出,南点予以分散,同时应注意培养尖子学生,热情帮助后进学生,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出问题想问题,这样做不但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必然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教学方法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有着密切关系。教学方法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方法,更为重要是通过它交给学生以方法,所谓“授之以渔”。同样的内容,有经验的老师能讲得熟练而巧妙,丰富多彩又深入浅出。而有的教师虽知识丰富但讲课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我们从中进行总结,找出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
2、2、1 在课程内容设置和安排上尽量合理:首先应考虑突出知识和规律的整体性和基本结构,既能体现数学的逻辑推理特征,又能使学生对问题的全貌有所了解,从而抓住其本质。在一些较难的部分尽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还可采取分散难点,各个击破的办法进行教学。能采取框图或公式表达的,力求这样做,这样可达到板书清楚学生有回味的余地,从而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达到激发学生对问题感兴趣并愿意深入进去并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
2、2、2 从具体问题入手,建立数学模型: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搞懂模型的来龙去脉,找出其规律性,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独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2、3 突出数学的创新性:强调内容新、观点新、形式新,并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充分体现感应效能,使学生印象深刻,永不忘记。例如讲授余弦和角公式①尤其是公式的证明时,可结合新旧教材不同做法,多角度比较进行,让学生从中进行鉴别筛选,感受数学思想的奇妙与数学方法的新颖,兴趣也就来了,求知欲当不用说。
2、2、4: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古今中外的现代技能,并将数学中的重点难点寓于其中,扩大知识的实践性和空间性,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的时代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这里包括着智力因素而且还包括非智力因素。我们数学教师应在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深入研究教材教法,逐步探索学生的心理因素,因材施教,使学生既学到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又深刻体会其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