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和女孩青春期的教育方法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在家庭教育中,男孩和女孩因性别不同,与之对应的教育自然要区别对待,从教育观念和方法应考虑到以下几方面:
一、父亲教育和母亲教育要各有所侧重
1、对男孩子教育,父亲教育要成为第一责任人,母亲居其次。因为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把父亲做为自己的观察和模仿对象,不断学习怎样做男人。如果父亲缺席儿子的教育,则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失去最近距离的观察与模仿。当下很多男孩子的教育则以母亲教育为主,母亲是女性,不可能扮演男性角色,这就导致很多男孩子缺乏阳刚之气,性格中多了阴柔之气,这是很可怕的事。母亲对儿子的教育,从生活细节教学和情感呵护需求中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但这里有一个度,既教会儿子学做事之后要撒手,绝不能再过度包办代替,否则孩子会严重依赖于母亲,很多啃老族的年轻人恰是母亲长期过度包办与溺爱一手培养出来的。
2、对女孩子教育,母亲教育要成为第一责任人,父亲居其次。正如男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把父亲做为主要观察与模仿对象一样,女孩子也一样,只是把母亲做为主要观察与模仿对象。因此,母亲必须要树立好育人的榜样形像,否则你的女儿有样学样,你身上的很多缺点都会让孩子照单全收。在很多家庭里,母亲素质和修养不高,且又做第一育女责任人,是很难培养出一个气质非常好的女儿。对于父亲来说,尽管育女责任居于次席,但是日常的陪伴与交流必不可少,因为这是孩子心理安全感的需要,同时也是情感充盈的需要。从小缺乏父爱的女孩子,将来在与异性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不能把握好安全距离,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男孩子友好相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会深刻地影响到成人之后的婚恋大事。
3、隔代教育方面,同样也加以区别对待。在很多家庭里,不管是奶奶还是姥姥都是照料孙辈的主要责任人,从上面的父亲教育侧重点来看,应该考虑到爷爷和姥爷的适当参与。但是年轻父母必须要清楚,隔代教育只是孩子教育的补充,绝不能成为主流。从现实角度来看,很多孩子从婴儿、幼儿和儿童期都由隔代老人来照料,从而导致父亲和母亲教育的缺失,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老人对孙辈的包办和溺爱会让孩子独立发展能力受到很大的制约与影响,对女孩子的过度呵护会让孙辈更加软弱缺乏自信。因此,需要年轻父母在家庭教育观念方面觉醒,绝不能再以任何借口逃避对孩子的管理与教育。
二、从性教育层面来看有不同
1、女孩子的性别教育,侧重点各有不同。父亲侧重于站在男性角度教女儿怎样与男孩子交往和相处,怎样保持好肢体距离,避免被男孩子因为游戏玩耍是侵犯或受伤。母亲侧重于教女儿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怎样遵守游戏规则,以及选择适合女孩子参与的游戏,且不可因为自己是女孩子就一定要让男孩子让着自己。
2、男孩子的性别教育,侧重点也各有不同。父亲侧重于引导儿子认识男女孩子形像上的不同,如发型和衣着,力气的大小,声音的不同,游戏的内容不同。同时要培养儿子的责任感和遵守规则意识,在与女孩子交往与游戏的过程中,要会承担照顾女孩子责任,这对男孩子成人之后组建家庭会有很大的用处,很多父亲从小不重视对儿子的教育,会导致儿子成人后的婚姻家庭中不知道该如何与妻子相处。母亲侧重于培养儿子遵守规则的意识,以及敢于承担责任后果的意识。
3、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侧重点不同。对于性生理教育,男孩子由父亲重点参与为宜,随着儿子不断成长,在幼儿、儿童和青春期,男孩子性生理和心理发展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同理,母亲对女儿的性生理和心理教育应做为第一责任人,从而避免父亲对女儿教育时产生的尴尬和不便。当然,有些时候,父亲和母亲也可以相互配合做性教育,避免夫妻某一方有不当或错误的教育方法。
三、要破除穷养儿子富养女的观念误区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穷养儿子富养女,有很鲜明的时代特点,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物质给予方面向女孩子倾斜可以理解,无非就是避免女孩子大了以后被物质利诱而出现危险,或者导致如今那些拜金女现象的出现。
但时代发展到今天,物质保障对于男女孩子来讲已经很丰富了,更多应该从精神层面教育和引导孩子从小学会生活的独立,靠自己诚实的劳动获得回报。而在当下很多家庭里,父亲教育缺失或不到位,母亲教育虽然为主,但是母亲们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如果有问题,是很难对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对物质的渴望,以及建立合理的满足感。
从社会风气来看,很多家长的攀比与虚荣心,也是导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管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一律过度给予物质保障,这很容易造成下一代不思进取,不愿意付出脑体劳动而甘于享受的不恶习。
针对男女孩子教育之不同,韩老师因为篇幅的原因,只能从面上少量谈及几点。在这里我有必要告诉各位家长,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有大量的教育内容需要你学习和掌握,你可以关注《好习惯家庭教育细则》一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