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美丽的民间传说400字作文

这是洛阳的吗

“卦沟村” 相传上古时候,黄河南岸(今孟津县朝阳镇到会盟镇一带)河网交错,水草丰盛,土地肥沃,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好地方,由于我们祖先还不会耕田种地,全靠野果和草根过日子,青黄不接时,人们挨饿、受冻。后来,伏羲来到此地,教人们结网捕鱼,捕捉野兽,制造农具,开田种粮,因而人们得以安稳生活。某日黄河里来了一只神兽,体态庞大,在河中兴风作浪,造成河水泛滥,严重危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无人能降伏,伏羲经过多方努力降伏神兽,将其拴起来,旱地圈养,起名“龙马”。伏羲将龙马牵至人们祭天地的高台细细端详,经过仔细研究,发现龙马背部有一图案,并根据龙马身上的毛纹悟画出了八卦,即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兑代表泽。为纪念广施恩德的伏羲和“献图”的龙马,后来,人们就在图河岸边修建龙马负图寺,把当年伏羲拴龙马画八卦的高台叫做八卦台,把附近村子叫做“卦沟村”。  
郑凹村牛王庙的传说 牛王庙建于若干年前,据传在某年天下庄稼寸草不生,玉皇大帝派牛魔王下界,让它带上草籽三步一把。洒在大地上,剩下的放在石板下。牛魔王误听一步三把,剩下的放在土板下。到来年春上一场大雨过后遍地都是杂草丛生、无法耕种。人们告知玉皇大帝,于是玉皇大帝一脚把它踢到下界终生为民耕作。于是牛魔王到下界后就磕掉了上牙,至今的牛都没有上牙,人们为了纪念牛这种任劳任怨的精神建了牛王庙。  
伯乐相马
在十三朝古都—洛阳北面的邙山岭上,沿洛(洛阳)孟(孟津)公路由北向南十三公里处有座涵洞桥,名曰:“伯乐桥”,距桥东一公里处有个村庄叫做“伯乐村”。此村名的由来有段美丽的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住了位勤奋好学的年青人名叫孙阳,他白天耕种,夜晚上攻读史书史记、诸子百家、钻研医药典籍,功夫不负有心人,终成一位颇具名望的民间郎中,但他有个饲养家畜的嗜好,尤其对马更是情有独钟,孙阳喜马、爱马、研究马入了迷,识马本领不断提高,慕名取经请教的爱马者络绎不绝,据说,孙阳高超的相马本领传到了爱才、惜才的秦穆公耳里,他急下诏书,召孙阳进京城,封他为挑选和管理良马的官。唐代杰出散文家、大诗人韩愈在《马说》里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指出善于发现人才、爱惜人才的重要性,感叹世上伯乐太少。“伯乐一顾”的典故出自《战国策·燕二》也与伯乐相马有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伯乐相马的技艺,将当年孙阳原先居住的地方取名“伯乐”,从春秋战国至今,这个村庄一直沿用“伯乐”这个村名。  
朝阳村
朝阳镇的朝阳村,在1955年以前称为海资村。相传在一千多年前,唐帝国时,女皇武则天称帝国号大周,改洛阳为神都。告天下、开科举、选人才。是年开科大比,天下文人才子,云集洛阳。一日,一应试贡生,赴京应试,行至洛阳北邙,夜幕降临。该生饥渴难耐,又苦于无栖身之处。正在忧愁之时,忽然眼前一亮,只见不远处灯光闪烁,该生循光而去,叩门借宿。只见一双老年夫妇,虽年已高迈,但身板硬朗,为人和气,遂为该生生火做饭,并用大碗盛饭。该生见饭后,也顾不得往日的斯文,即狼吞虎咽,一大碗饭,一会儿扒个精光。吃完饭,该生才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吃了这么大一碗饭,不免有些吃惊。老汉见该生看碗发愣,就说:“这碗为瓷碗,乃本地烧制,因碗大,称海碗,又是本地烧制,所以称“海瓷”,本村也就称“海瓷村”了。”  
说话间,老妇人,已将茶水端上,虽无香茗,但白开水中也透着一股灵气。该生端起一饮而尽,只觉此水,如雨露滋润,甘甜可口。老汉说:“此水乃本村深井之水,常饮乃益身健体,令人聪颖智慧。称之为圣水。”第2天,该生赴京应试,笔下生华,春风得意,独占榜首。女皇召见该生,该生即对女皇说起这次奇遇。女皇龙心大悦,即令驾幸北邙“海瓷”村。但见该村,山峦起伏,龙光宝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圣心大悦,即降旨曰:我大周有此宝地,岂是“海瓷”可容,即御笔挥毫“海资”二字。  
官庄村由来 孟津境内村名为“官庄”的有三,一为朝阳乡的官庄村;一为横水乡的西官庄村;三为小浪底镇的东官庄村。“官庄”一词,始于宋代。据《宋史?食货?农田》章载:“除继承五代官田外,凡牧地之可耕者,江河滩田,海滩泥田,以及检括民田……随时设置官庄。”  
官庄由各县分别管理,“每县以十庄为准,每五顷为一庄,或以租额为准,每公租三石为一庄……”宋代还设有广惠仓,名义上是救济灾歉,实际不皆占有公田为基业,亦设官庄经营。官庄各广惠仓土地皆属国家所有,官田的收入成为北宋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以后至辽、金、元、明、清,各代都有官庄,只是名目不同,如清代属内务府管辖的为皇庄;属各部、司管辖的则为官庄。  
朝阳乡官庄村靠近魏孝文帝墓,墓周围的土地多为官田,为护陵人住地及封建王朝建亩祭祀的地方.《谷梁传》载:“天子至于士皆有亩,天子七亩、诸侯五、大夫三、士二。”贾谊《过秦论》上说:“一夫作难而七亩隳。”官田沿变至宋代,有可能设官庄。横水乡西官庄村,四面环岭,形如小盆地,土地平坦,水源丰富,官府垂涎是必然的。西官庄村共有村民二百余户,均姓李,无一杂姓。村中李氏宗祠大门书联云:“脉延陇西文武兴家国;世泽洛邑道德传古今。”又有联云:“陇西迁洛千余岁;洛到孟津百世春。”“千余岁”为实数,“百世春”为虚指。据此认为,自1950年上推1000年,应为五代末宋初,该村成名可能较早。东官庄村是对西官庄村而言,历史与西官庄不会相差太多。  
总而言之,以上三村名为“官庄”,最早不超过宋代。  
后李村的由来 朝阳镇后李村,在朝阳镇西南三公里处。相传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处在“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中。南唐为十国中的一个小国。南唐皇帝李煜,历史上称“李后主”,是个昏庸无能的国君。南唐被宋太祖赵匡胤灭亡后,李煜被俘,被宋封为“陇西郡公”。李煜降宋,因国破家亡,自己的爱妃小周后也被宋朝皇帝霸占。李煜每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吟诗赋词,多有去国怀旧之感。宋朝皇帝大为不悦,借他四十二岁生日时,在生日宴上下药将其毒死。李煜死后,被安葬在洛阳北邙山;后来,在他的墓地前,形成了一个村庄。村名“后李”;含有“后主李煜”之意。  
周寨村的由来 朝阳镇的西南部,有个周寨村,与后李村相邻。相传,南唐后主李煜被俘降宋后,因国破家亡,身陷囹圄,自己的爱妃小周后又被宋朝皇帝占有,心中郁郁寡欢,去国怀乡之情常在诗词中流露。因此,宋朝皇帝大为不满,于是,就在李煜四十二岁生日宴上,下药将其毒死。李煜死后,小周后思念前夫坚持要去给李煜守墓,以表前情。宋朝皇帝不于应允,小周后乃以死相挟,宋朝皇帝无奈,只好在李煜墓西北三公里处建一营寨,为小周后为李煜守墓之处。小周后为李煜守墓三天,因悲痛过分,不吃不喝,愤愤而亡;后来宋朝皇帝令人将她与李煜合葬为一处。在宋朝皇帝为小周后建造营寨的地方,后来,成了一处村庄,即为“周寨”。  
师庄村的由来 师庄村辖于今朝阳镇,村址位于镇区北部边沿,北邻今城关镇上店村。全村分上师庄、下师庄两个自然村,约一千口人。村中居户多为姚、王、陈三大姓人,其中,姚姓居户占全村总户数百分之六十以上。问起“师庄”村名来历,村中两位八十多岁老人张汉生、姚新江告知,师庄村名竟是唐朝保留下来的:唐王朝建立后,袭隋制,继续实行科举取士。考试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科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称制科。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们纷纷奔走于朝中大卿之门,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以显露头角,此称为“投卷”。  
武则天施政年间,今师庄村处有个姓师的中年才子(佚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在载初元年(690)中央常科科考中,进士科及第。进士科及第在当时只占应考人数的百分之一、二,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发榜之后,师进士经过曲江会、琼林宴、雁塔题目等活动,又经投卷,单等朝中大臣的举荐和朝廷的擢取。二月,武则天殿试于洛城殿,“射策”后,师进士被点为状元。尔后,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至于被擢授何官,现无史可考。师状元年老致仕后,归居故乡师庄庄(即今师庄村),琴棋书画,享天伦之乐,直至享尽天年,埋骨桑梓。张汉生、姚新江两位老人还告知,今师庄村西南侧耕地中,发现师状元退休后在家经营的花园遗址,村中老一辈人种庄稼耕地,曾犁出许多形状优美的根基。另述:师状元死后所葬坟墓,在今朝阳镇柏乐桥东北一百米处。坟墓在民国年间曾被南石山村人盗掘,当时发现该墓室全为石条护砌,在墓石门上端,书有“师状元墓”四字。  
瓦店村的由来
瓦店村辖于今朝阳镇,村址位于镇区东部。全村现有人口一千一百余人,孟、李、王、周四大姓,孟姓为村中首姓,人口数占全村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今村中的孟姓始祖孟士忠,于明洪武年间从山东邹邑迁居今洛阳北郊马坡村,当时在洛阳,孟姓仅此一支。孟氏传至第六世祖孟鹤年,生三子:孟陈道、孟陈荛、孟应星(即七世祖),次子孟陈道于明末清初迁来瓦店村处。问及瓦店村名来历,村人供述:孟姓迁来时,村名就叫瓦店。听先辈人讲过,瓦店村名产生于元代末年。  
元顺帝年间,由于连年战争频仍,天下经济凋弊,灾民蚁动,饿殍遍野。当时,在今瓦店村西侧有一条洛阳通往京都(北京)的大道,大道上不断有军队和成群的难民经过。当时的瓦店村处还没有村舍,有人在该处大道旁,用砖瓦建起了一处食宿店,生意相当好。店主在营业中经常接触到一些客人,言谈中获知,从洛阳至京都的南北大道上,所有的客店都是草房,唯独此处是砖瓦的,条件较好。后来,道上客人相互问及食宿何店时,多答曰:“瓦店!”时间长了,此处的瓦店越来越多,逐渐形成村落,“瓦店”也就成村名了。  
如今,瓦店村人反映,上述的大道,今已是庄稼地,南北一条子,年年庄稼长得格外好。此证明村人以上所述不虚也。  
小梁村的由来
小梁村是今朝阳镇所辖最东端的一个村,东邻今送庄镇凤凰台村。听其村名,世人都会认为村里姓梁的人一定很多,其实不然,今全村一千五百口人中,连一个梁姓人也没有。探其究竟,才知“小梁”之村名起源于宋代两户人家。  
相传北宋仁皇帝景估三年(1036),在今小梁村附近的荒野上,同时期迁来了两户人家。一户姓萧,携三子一女,从河北大名府迁来;另一户姓梁,带两男两女,从江西景德镇迁来。初迁来时,由于各种困难较多,两家人克服语言差异之障碍,互助合作,亲如一家,边打窑凿井,边烧荒开田。经过三年艰苦创业,终于安好了家园,庄稼也连续获得好收成。  
第4年头新春佳节,两家人聚在一起,共同商讨新一年的打算。萧家提议除种地外,两家合伙建个铁匠铺,打铁器卖钱,增加收入。理由是两家人合起伙男人多;萧家人打铁都是行家。梁家人提议合伙烧制陶器,建成个治陶工厂。理由有三:一是陶制品在市场上较缺,只要有货上市,生意一定不错;二是梁家在自家地里发现多处前人留下来的烧陶窑,窑尚完好,稍加修整,即可使用;三是梁家长子原在江西老家就精通制陶技术,曾当过窑场师傅。两家人相互商讨了好久,最后决定按梁家的主意办。  
春节过后,两家人合在一起,立即行动起来。修整了陶窑,建造了作坊,又进行各种材料的筹备。辛苦一年,终于烧制出大量陶制品,且品种多、质量高、实用性强。拉了两车到市场上试销,很快就卖完了。几年间,两家因制陶都赚了大钱,废弃了窑舍,搬进了新建的砖瓦房。后来,两家儿女相互通了婚,感情愈浓。  
当时的市场上,萧梁两家的陶器最出名,销售最快,销量也最大。一些买主买陶器,都先问是“萧梁”货不是,如说不是,扭头就走。日子久了,人们习惯地称萧梁两家的住处为“萧梁村”。“萧”“小”同音,后来不知又过了多少年,一些不知情者又将“萧梁”村误称为“小梁”村,一直误称到现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