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有哪些创新能力?

如题所述

(一)着实把握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坚持和发扬党的创新精神,实质上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

公务员创新能力的培养,首要的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提高理论思维能力。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和解决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金钥匙;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新要求,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公务员身体力行的行为准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在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本地区和本部门实际时,要着力用这一锐利思想武器准确吃透上级精神,充分发挥政策威力,正确把握基层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作出科学的决策,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二)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

创新必须以扎实的知识体系为支撑,而勤奋学习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勤奋学习对于人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意味着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已经取代了资本在生产要素构成中的主导地位,知识成为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可以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使知识增值,形成和创造新的知识。对公务员来说,掌握知识别无他途,只有勤奋学习。

一要认真学好理论知识。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行动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创新才会有明确的方向与目的。

二要努力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公务员平常要注意了解现代科技新知识,掌握科技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三要在实践中学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只有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才会获得创新的灵感。

四要认真学好历史知识。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只有深刻了解历史,才能准确把握现实,正确走向未来。

(三)了解和熟悉工作

公务员的创新能力,说到底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公务员要培养自己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必须了解工作历史、工作过程、工作现状,不断提高对工作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

一是要坚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群众的智慧中吸取“营养”,在实际调研中开启心智,碰撞出思想火花。

二是要不断学习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一名具有创造力的现代管理者,不仅要了解工作的实际,还要了解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审视工作,高屋建瓴,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为创新奠定基础。

公务员所处的岗位不同,在组织中所处的层级不同,对公务员的专业要求也不同。从领导科学角度看,就一个独立性比较强的组织来说,处于高层的领导应对组织的发展战略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学习和研究;处于中层的领导,应更多地掌握一些管理知识、管理艺术、管理技巧;处于下层的领导,应成为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员工和下级的工作示范者。

(四)掌握一些创新思维的技能

创新思维技能的学习,就是要帮助公务员在纷繁复杂的事情中,尽快理出头绪,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方法训练。思维方法可以划分为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讲究思考过程前后的联系,有清晰的思考脉络,思考问题循序渐进;非逻辑思维方法,思考问题时不表现为一环扣一环的前进,而是着眼于事物与情景的“整体”和“全局”,思考是跳跃式的、发散性的。

公务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既要学会逻辑思维方法,也要学会非逻辑思维方法。创新思维的具体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遇到问题,首先要静下心来。这也需要平时不断训练,在复杂的问题面前,在嘈杂的环境下,在紧急的时刻,保证自己能够聚精会神地关注问题。

第二步,采用非逻辑思维方法,运用“质疑思维”、“发散思维”、“横向思维”、“右脑思维”等方法,从广度上对问题的表象、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张网捕鱼”,“头脑风暴”。要敢于异想天开,突破思维定势,从尽可能多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制订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

第三步,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归纳演绎,去粗取精,对前面的想法、对策和方案进行论证,最后创造性地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强化创新意识

创新总是要遇到困难的,任何创新或多或少都要打破原有的平衡,都会带来一些麻烦,产生一些阻力。缺乏了工作的主动性,没有主动创新的意识,创新就无从谈起,更说不上创新能力的提高。工作中主动创新的意识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

外在的影响,指的是工作中的“胡萝卜”和“大棒”,即利益和压力。人们在利益的追求中,或在压力的迫使下,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

内在的影响,指的是人们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是发自内心的渴望。在工作中求得满足,在工作中追求自我实现,人们就可能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潜能。

公务员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公务员的自我实现就是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真正的公务员,工作就会有责任感,面对困难就会不推不拖,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就会有激情,敢于挑战真理,打破各种定势和陋习,勇往直前,就能够持之以恒,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直至取得成功。

(六)营造良好的社会机制

任何创新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要使公务员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和争相创新,就必须建立和健全一套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机制。

首先,要创新激励机制。人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一旦发挥出来,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但它也像自然资源一样,不开发利用和善待保护,那就会被埋没或退化。因此,只有营造一个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追求创新、个个争相创新的局面,推动社会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要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套科学准确的政绩考核制度和任人唯贤的选拔任免制度,把开拓创新能力作为评价和任免干部的重要标准,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机制。对于那些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业绩突出的干部,要大胆提拔任用并给予奖励;对那些因循守旧、照抄照搬、不思进取、政绩平平的人,不但不能委以重任,而且要从领导岗位上撤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激励创新的社会机制,引导公务员不断进行创新。

其次,要创新保护机制。对科技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创新保护机制是知识产权制度;对公务员来说,最重要的保护则是允许探索、允许失败。

就风险来讲,在一定条件下,循规蹈矩、照抄照搬,安全系数是最高的,创新的安全系数是最低的,因为要创新就有可能失败和失误。因此,对开拓创新的干部不能求全责备,应该宽容他们在创新中所犯的非原则性错误,并及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和完善创新;对群众的不理解要及时帮助解释、说明;对恶意的造谣中伤要予以及时澄清和制止。

再次,要创新发展机制。人的创新能力虽然以一定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但主要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学习、不锻炼,即使有创新能力的人也会逐渐变成无所作为的平庸之辈。

要保证公务员的创新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就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包括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出国考察、社会调研等,使他们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发展动态,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开拓进取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