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诗人被贬之后,都有喜欢游山玩水,退隐山林的爱好?

如题所述

在我们古代历史里面,东晋有归隐山林的陶渊明,盛唐有游山玩水的诗人孟浩然,他们都选择了归隐山林的生活。在古代选择归隐山林的诗人数不胜数,他们选择归隐山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厌恶官场黑暗

陶渊明曾经写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一句将他归隐山林后悠闲舒适的生活状态描述出来,引得后人纷纷向往并追求这样的生活。但陶渊明之所以选择归隐上林并非是真的热爱这样的生活,而是因为上半身长期生活在官场之中,官场中的黑暗交易和极度不公平使他厌恶,因此他在晚年的时候选择归隐山林,不愿意同官场中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像陶渊明这样的诗人数不胜数,究其本质都是因为在官场中遭受不公,无法舒展自己的才能,以及封建统治制度下的压迫使得他们逐渐厌恶官场,想要逃脱那种暗中争斗的职场生活,于是他们选择辞官来到与世无争的山林之中,试图寻找内心的清净。

二、热爱自然风光

盛唐时期的诗人孟浩然选择归隐山林的原因并非职场不顺,也更不是遭受迫害,而是一份发自对大自然的一份真挚的热爱。孟安然曾经写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孟浩然对于田园生活中与好友相聚喝酒,共同谈笑欢乐的生活有着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份热爱比职场更加有吸引力,更加另他感到愉悦欢乐。孟浩然早期便觉得自身不适合参与官场,他明白自己喜欢自然风光,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因此他为了坚持本心,展现真实的自己而选择了归隐山林。为了自然风光,纯真的自我而归隐山林的诗人从古至今从未间断过。

三、自身的高洁情操

历史上更多的许多诗人选择归隐山林,更多的是一份出于现实的无奈,以及面对官场仕途不顺的逃避行为。他们无法接受现实当中的黑暗,不接受在官场中相互勾结,暗中争斗,也不能放下身段去附和有权有势的人。这就造成他们在官场中无法获得发展,仕途受阻,他们也因此无法排解怀才不遇的愤懑,因此他们选择将自己放流于山林之中。

古代诗人无论出自什么原因选择归隐山林,但他们所创造出来的巨大的古诗文化却我们学习研究的对象,他们也为我国的历史添上了一笔浓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6
那个时候没有房子跟车子的贷款压力,妻儿老小都愿意跟着诗人到处跑,那个时候男人更自由啊,所以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很糟的时段啊。
第2个回答  2020-06-26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他们被贬之后,心情就会非常的失落,而且一瞬间也会看开很多东西,所以就想游山玩水,让自己心情变好
第3个回答  2020-06-26
因为诗人被贬以后心情比较郁闷,他们想出去走一走,疏散自己郁闷的心情。
第4个回答  2020-06-26
因为他们都不差钱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