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著名作品有哪些?

巴金的资料

巴金著名的作品:

1927 年 2 月 ,巴金赴法国留学 。在异国寂寞的生活中,断断续续写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连载于《小说月报》,受到文坛的重视和读者的好评。从1928年12月回国到1941年底,陆续写成15部中长篇小说和近70篇短篇小说( 辑为《复仇》、《光明》、《电椅》、《 将军 》、《 沉默》、《神·鬼·人》、《长生塔》等10个集子),还出版了《海行》、《旅途随笔》、《点滴》、《忆》、《梦与醉》等十几个散文集。以炽烈的情怀表现知识青年反抗现实、献身理想的活动及其矛盾苦闷的思想感情,鞭挞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不义与罪恶并展示其必然崩溃的命运,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小说的两个基本主题。前者以《灭亡》和总题为《爱情三部曲》的《雾》、《雨》、《电》为代表,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后者以根据自己在封建家庭生活经历创作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为代表,更多现实主义的刻画。《家》既是他文学道路上的丰碑,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其他中、短篇小说还从多方面描写了工人、农民的苦难生活和反抗斗争,以及异国人士的受难和悲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不论是记叙见闻,抒写感兴,还是议事说理,都流畅自如,真挚动人。
抗日战争时期,巴金在迁徙不定的生活中先后写有《抗战三部曲 》(《火》)和《 憩园》、《 第四病室 》,以及继《家》
之后代表了他创作最高成就的《寒夜》等中长篇作品。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和《龙·虎·狗》
、《 怀念 》等 5 个散文集。这些描写小人小事的作品,揭示金钱造成的罪恶 ,
病人遭受的苦难 ,家庭经历的悲剧,以及市井小民间的纠纷,透视出社会底层的种种世相,控诉阴沉寒冷的黑暗现实。
巴金还是一位翻译家和编辑家 、出版家
。20 年代以来,他翻译过屠格涅夫、赫尔岑、高尔基、王尔德等许多外国作家的作品。自1935年起,他长期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编务,主编《 文学丛刊 》等多种丛书 ,并编辑过《 文季月刊 》、《文丛》、《烽火》等文学刊物,发现和培养了许多文学新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巴金创作了近百万字的小说
、散文,还翻译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1952与1953年,巴金两次赴朝鲜前线体验生活。散文、特写集《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短篇小说集《李大海》等,反映了朝鲜战地的斗争生活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人物;散文集《大欢乐的日子》、《赞歌集》等,礼赞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美好的新生活、新人物;散文集《华沙城的节日》、《倾吐不尽的感情》等,则通过出访国外的见闻感受,记叙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情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06
散文

废园外 《春天里的秋天》序 火
星 狗 日
一个车夫 “重进罗马”的精神 繁星
海上的日出 纪念友人世弥 做大哥的人
鸟的天堂 做一个战士 桂林的受难
机器的诗 静寂的园子 可爱的人
再见吧,我可爱的乡土哟 繁星 海上生明月
乡心 《激流》总序 我的眼泪
《家》初版代序 一千三百圆 鬼棚尾
一个女佣 在普陀 给E.G
木匠老陈 木乃伊 我的幼年
我的几个先生 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给一个孩子
死 悼鲁迅先生 月夜鬼哭
梦 爱尔克的灯光 纪念撼翁
生 长夜 寻梦
灯 黑土

小说

家 春 秋
雾雨电 《巴金自传》

作者简介:巴金(1904~)
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
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
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
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
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
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
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
《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 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
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
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
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
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
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
《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
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
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
打动人的艺术力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4-06
巴金(1904~)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
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
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
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
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
《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
《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
《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
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
《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
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
《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
《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
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
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
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
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
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
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
《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
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
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
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
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
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第3个回答  2009-04-06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汉族。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人》为著名
第4个回答  2012-12-31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中文名:李尧棠 别名:巴金、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1904年11月25日 逝世日期:2005年10月17日 职业: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毕业院校: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主要成就:1982年 意大利国际但丁奖
1983年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90年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2003年“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代表作品:《家》、《春》《秋》 原名:李尧棠 字:芾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