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如题所述

今天听了一位优秀教师执教的现代诗,热闹的课堂气氛后,是我的茫然。学习内容是现我国著名现代诗人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
诗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忆自己童年时候翻山看海的经历,第二部分写了自己成年后的感悟和信念。
诗歌教学不同于一般课文教学,上好它还真不容易。
执教的周老师很优秀,多次在市区内上过研讨课、展示课。教学时,她主要通过“读”“品”“赏”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课始,她通过自己的配乐范读,把学生带到了课文之中,然后就是学生自由读,,接下来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形式特点,分为两个部分。开始环节都还不错,多读是学习诗歌的“法宝”。
生:是在翻越了无数座山之后看到海的。
生:不一样。
生很快知道童年想看的海是现实中的大海,但对成年之后的海,却一下子无从说起
师:讨论一下,看看书。
学生从书中找到了“用信念凝成的海”。教师接着引导,让学生说出“海“象征理想,无数的山象征艰难困苦,最后老师小结,这就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内心感受。
现代诗不比一般课文,语言凝练是它的特点,用词用典也与一般文章不同,每个文字背后都掩藏着作者的“心”。它的教学应该有它的特点。
第一,读是现代诗教学的主要手段。现代诗跟一般课文的文字表述有些不一样,节奏感、韵律感很强。教学初,就应该让学生读通读熟诗句,还要读出特有的节奏感,在读中初步感知诗句内容和情感。
第三,学诗还应该学会调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体会诗句情感。一切“诗语”皆情语,现代诗的意蕴都比较深远,用词用典的现象比较常见,所以没有学生的生活体验参与学习,学生只会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感悟着老师的感悟。
比方这首诗,在讲诗人小时候没看到海的沮丧、失望时,教师不能只就诗句内容去硬性感悟,更多的是要学生去探究,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不然学生口里的“沮丧”“失望”只是一个心情符号,激不起他们内心的感受,没有情感体验的词语是没有温度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爬山的经历,去感受辛辛苦苦爬上山顶却没见到大海的沮丧,这时候的品读,情感就会更深一层,学生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印证”诗句内容和情感。
第四,现代诗的教学不能简单地靠一再的读去体会情感,因为凝练的语言会让学生找不着感觉,所以读诗时,教师还有必要引着学生去“消化”诗句的语言,把这些词语变成学生生活的写照,这样,学生在读诗的时候才会自觉用自己的经历去印证诗句的内涵,读出自己的感悟。像这首诗,引导学生学习第二部分时,一定要把文字“无数座山”变成学生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只有在这种情境下的,才会知道“信念”的重要性,才会在心中营造起那片“用信念凝成的海”。
第五,现代诗的学习还需要积累,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次的读,帮助学生积累诗句。真正领悟诗歌意境是需要具体情境的,积累有助内化,说不定某一个生活情境中积累的诗句就会脱口而出,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所以,学现代诗,不是学内容,也不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是一种情感的积累。
这样的教学可以收到以下效果:首先,让学生经历了读诗的过程,懂得欣赏诗歌要领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意味。第二,了解读诗的方法:结合背景,结合自己生活体验,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把意象具体化,体现诗歌的形象性。第三,初步感受到诗都是有意象的,表现手法用多种形式,如:
用典、想象、烘托、渲染、象征、对比、托物言志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