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清明,晚寒食"什么意思?

清明为何“早”?寒食为何“晚”?

清明节祭祀祖先要提前,寒食节都是选择推后。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的时间很接近,寒食节原本在清明之前,但由于两个节日都是祭祖扫墓的日子,所以慢慢地大家就将这两个节日合并在一起了。寒食节推迟,清明节提前,这样就刚好合二为一。

寒食节习俗:

寒食节去野外采集野菜,不仅锻炼身体,而且也满足了人体所必须,一举两得。最后,还要说说春季养生中的精神调节问题。

女子伤春,在寒食节期间出来散散心,赏春踏青,能够预防精神上的疾病。男子虽然不伤春,但在春季肝气过盛,容易精神失常的时候,缅怀下先人,寄托哀思,起到了悲克怒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05

  “早清明,晚寒食”,意思就是在清明节祭祀时早点好,在寒食节祭祀时晚点好。

  清明,即清明节;寒食,即寒食节。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比较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源于此,民间在清明节祭祖时一般都提前。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第2个回答  2015-12-18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民间有“早清明,晚寒食”之说,就是清明节烧纸宜早不宜迟,经常听老一辈的人说:清明祭祖,前三后四(即清明的前三天至后四天都适合祭祖),正清明当天也适合,而且正是祭祖的好时候。 今人很少有过正月寒食节的,一般认为是十月一,晚寒食,就是说十月一去给先人烧纸可以晚两天去。 但是清明是不能晚的,清明是越早越孝顺,正那天去就不合适。有句话是春捂秋冻,清明给先人烧点钱,让祖先再添件皮袄。寒食晚一点,让祖先冻一冻更健康。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2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民间有“早清明,晚寒食”之说,就是清明节烧纸宜早不宜迟
经常听老一辈的人说:清明祭祖,前三后四(即清明的前三天至后四天都适合祭祖),正清明当天也适合,而且正是祭祖的好时候。
今人很少有过正月寒食节的,一般认为是十月一,晚寒食,就是说十月一去给先人烧纸可以晚两天去。

但是清明是不能晚的,清明是越早越孝顺,正那天去就不合适。我琢磨了很久也没搞清楚到底是为什么。后来想了想,有句话是春捂秋冻,清明给先人烧点钱,让祖先再添件皮袄。寒食晚一点,让祖先冻一冻更健康。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4-03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94.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