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起源于什么时候

如题所述

形成于汉代。

草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大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把汉代的草书称作章草。新体草书相对而言称作今草,其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扩展资料:

一、草书的特点:

草书在唐代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千字文断碑》、《古诗四首》,怀素僧《自叙帖》等等。

张旭史称“草圣”,孙过庭《书谱》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小草学献之、大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

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故学张旭难。

二、人物作品:

1、张旭唐 《肚痛帖》

2、张旭唐 《古诗四帖》

3、怀素唐 《自叙帖》

4、孙过庭唐 《书谱》

5、黄庭坚宋 《李白忆旧游诗卷》

6、米芾宋 《论草书帖》

7、赵佶 宋 《草书千字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草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07

草书起源于汉代初年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草书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从汉代以来,草书大致可分为三类,包括: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

早期草书:

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

章草

章草是篆书演进到隶书阶段相应产生出来的一种书体。它属于草书由胚胎时期逐渐走向规范化过程中的一种体段。

"章草"这种字体最初只称为"草书",后"今草"出现后,为示区别,改称得"章"名。

章草大致形成于西汉宣、元之间,兴盛于东汉、三国及西晋,成为一种成熟完善的书体,代表了西汉至东晋时期四百多年间草书艺术的面貌。


今草

今草是在继承章草的基础上,完成了隶书向楷、行体发展和形体上的变化,进一步省减了章草的点划波磔,成为更加自由便略的草体。今草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方便。

东汉的张芝是我国最早的一位今草大师,后世将张芝列为"草圣"。今草为东晋王羲之所发扬完善。

狂草是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相传创自汉张芝,至唐张旭 、 怀素始有流传。

第2个回答  2016-11-08
最早在战国、秦朝时期就出现草书,那时的篆书的草稿;章草在汉代是隶书的草写,今草在汉末到晋朝完善的。
第3个回答  2016-11-06
不晚于秦代。从秦竹简可以看到,隶书之前有草篆,开启了由圆笔变方笔的先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3-28
出现汉初,特点第二个回答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