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党日活动 如何坚持党日制度

如题所述

党日活动就是共产党员聚在一起参加活动,党员活动日的目的是搭建党员活动经常化平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统一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的党员活动制度。

坚持党日制度的方法

1、固定“活动时间”,破解党的组织活动“时间难保证”“计划性不强”等问题。

根据“三会一课”有关规定,党支部每月应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我们规定以党(总)支部为单位,每月确定一天为“固定党日”,组织所属党员开展党的组织活动,集中活动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

要求基层党委统筹所属基层党组织的“固定党日”设置,尽量做到时间安排相对一致。以刚性的制度规定,为党的组织活动争取宝贵的时间资源,确保学有计划安排、行有制度依据、抓有具体载体。

2、划定“活动内容”,破解党的组织活动“学习内容宽泛”“实践方式走样”等问题。

每月“固定党日”的活动内容应结合“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定期集中学习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统筹安排,重点围绕组织集中学习讨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健康思想交锋、落实专题教育安排等四个方面展开。

3、制定“配套制度”,破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一阵风”“雨过地皮湿”等问题。

明确划分各级党组织的工作责任,要求将执行“固定党日”制度的情况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年度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压紧压实地方党委组织领导责任、基层党委直接指导责任和党支部主体责任

建立“考勤结果运用制度”,将参加“固定党日”活动情况作为年度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切实推动“固定党日”制度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运行。

扩展资料:

坚持把民主议政日贯穿“固定党日”全过程。帮扶单位每月固定19日下农村开展民主议政活动,专门解决村民的疑难问题和重大事项决议,实行一月一化解。

坚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贯穿“固定党日”全过程。全县500多个支部按照“固定党日”活动要求。通过开展一次万名党员大讨论,公开党员评星定格年初承诺;通过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党员党性体检、公开承诺等活动,提升党员思想作风、锤炼党性观念。

坚持以三进活动贯穿“固定党日”全过程。每月固定日期开展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下基层、访民情、解难题、办实事”,进行走村入户、走访慰问、谈心交流、乡风文明宣传。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建立每月“固定党日”制度

贺兰县党建网-“固定党日”制度 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百度百科-党员活动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13
什么是党日活动
它是指党的组织在本地区或本单位规定某日为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党的活动的专门时间。主要用以召开党的会议、研究党的工作、进行党的教育、过组织生活等。党日活动制度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坚持这一制度,对于活跃党内民主生活,加强党员管理,增强党的团结,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党日”,即党组织的活动日。每个党支部或按照上级党组织的统一安排,或根据本单位的生产工作情况,规定每季或每月的某几个时间为党组织的活动时间,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在规定的时间,党员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参加党日活动。建立党日制度,能较好地保证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支部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的职能。 坚持党日制度,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围绕着“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来进行。党日活动的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内容越来越广泛,对党员的党性锻炼和实际能力的锻炼也越来越高。根据基层党支部的实践,一般有下列几方面的内容:1.传达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议和文件,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贯彻执行的意见和措施;2.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党性修养;3.组织党员进行集体汇报,检查党员完成党支部布置工作任务的情况,并进行讲评;4.民主评议党员和鉴定党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党员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5.检查党员遵守党章和党纪方面的情况,弘扬正气,表彰先进,对犯有错误的、违法违纪的党员提出批评,进行教育或按规定程序予以处分,帮助党员端正党风,自觉遵守党的纪律;6.讨论研究党员发展工作,具体办理入党手续和预备党员转正手续,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和教育;7.分析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制定联系群众,做好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8.围绕本单位生产经营或科研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发动党员献计献策,协力攻关;9.组织党员参观、走访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利用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10.讨论研究其他党务工作。 坚持“党日”制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制定计划。党日活动的实效性要与计划性紧密结合。党支部在安排党日时应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从本单位实际出发,进行恰当的安排,制定出每季或每月具体的活动计划,内容包括活动时间、内容、形式、地点、参加人员、组织实施责任人,然后公布于众,请党内外群众监督执行,并责成专人做好准备。二是抓好落实。党支部应严密组织党日活动,做到党日活动的时间、内容和人员都要落实。在时间保证上,要做到党日活动时间一定要用于党员活动,不能被挤占。遇有特殊情况,党日被占用,事先要说明情况,事后要补上。在活动内容上,要使活动内容突出针对性、稳定性和系统性,长计划,短安排,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动,以便做好充分准备。在人员落实上,要教育党员积极参加,并建立党日活动登记制度,定期讲评党员参加党日活动制度等。三是注重实效。要适应党员求新、求实、求活、求知的普遍要求,把党日活动的严肃性与生动性结合起来,使党日活动由单一形式向多种形式转变,由党组织教育向与党员自我教育相结合转变,并发动党员自己设计党日活动方案,调动党员参加党日活动的积极性,切实增强党日活动的实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30

党日活动它是指党的组织在本地区或本单位规定某日为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党的活动的专门时间。主要用以召开党的会议、研究党的工作、进行党的教育、过组织生活等。党日活动制度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坚持这一制度,对于活跃党内民主生活,加强党员管理,增强党的团结,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党日”,即党组织的活动日。每个党支部或按照上级党组织的统一安排,或根据本单位的生产工作情况,规定每季或每月的某几个时间为党组织的活动时间,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在规定的时间,党员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参加党日活动。建立党日制度,能较好地保证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支部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的职能。 坚持党日制度,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围绕着“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来进行。党日活动的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内容越来越广泛,对党员的党性锻炼和实际能力的锻炼也越来越高。根据基层党支部的实践,一般有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传达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议和文件,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贯彻执行的意见和措施;

2.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党性修养;

3.组织党员进行集体汇报,检查党员完成党支部布置工作任务的情况,并进行讲评;

4.民主评议党员和鉴定党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党员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5.检查党员遵守党章和党纪方面的情况,弘扬正气,表彰先进,对犯有错误的、违法违纪的党员提出批评,进行教育或按规定程序予以处分,帮助党员端正党风,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6.讨论研究党员发展工作,具体办理入党手续和预备党员转正手续,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和教育;

7.分析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制定联系群众,做好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8.围绕本单位生产经营或科研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发动党员献计献策,协力攻关;

9.组织党员参观、走访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利用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

10.讨论研究其他党务工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