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诗中把月亮比作什麼?

如题所述

1、古人将月亮比喻为“秋影”和“飞镜”。辛弃疾在《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写道:“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这里用“秋影”形容月亮的移动,用“飞镜”比喻月亮的明亮。
2、月亮也被古人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李白在《古朗月行》中提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里的“白玉盘”和“瑶台镜”都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形状和光辉。
3、古人还将月亮比作“琼瑶”。苏轼在《西江月·顷在黄州》中写道:“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这里用“琼瑶”来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美丽而脆弱。
4、月亮有时也被称作“桂魄”。苏轼在《念奴娇·中秋》中提到:“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用“桂魄”来指代月亮,增添了中秋时节的节日氛围。
5、古人亦将月亮比喻为“玉盘”。苏轼在《阳关曲·中秋月》中写道:“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这里的“玉盘”形容了月亮的圆润和清澈。
6、最后,纳兰性德在《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中以“蟾蜍下早弦”来描绘月亮。这里的“早弦”指的是月亮的上弦阶段,意味着夜晚的开始。
以上各句均体现了古人对月亮的不同比喻和情感表达,丰富了诗歌的意象和内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