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管理及上报制度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
1. 传染病管理及上报制度要求所有参与疫情管理的人员深入学习和理解《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文件,确保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疫情报告工作。
2. 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方式包括网络直报和电话报告。所有病例信息必须通过网络系统上报,并在特定情况下进行电话报告。
3. 报告程序规定如下:首诊医生或其他职责人员负责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接收报告卡并进行登记;随后进行网络直报,并在必要时电话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报告的病种及时限包括:责任报告人必须在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中的特定疾病、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于2小时内报告给当地疾控中心;对其他乙、丙类疾病,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对于符合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疫情,需按规定报告。
5. 某些病种的确认需要特定单位的认可,如脊髓灰质炎需由国家确认实验室审核,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疾病需省级单位确认,艾滋病也需要省级确认。
6. 每月29日前需核查并追踪上月和本月报告病例的诊断变化和结果,对原报告卡进行必要的订正。
7. 若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或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必须及时补充报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目标,强调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及科学和群众的支持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