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作品注释

如题所述

狂人日记,首次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的《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作者鲁迅以“鲁迅”这一笔名震惊文坛。这部作品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首部强烈批判旧社会制度,特别是“吃人”现象的小说。作者在《呐喊》的《自序》和《〈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都提到了创作它的背景,强调其旨在揭露家族制度和旧礼教的弊端,值得读者深入研究。


候补官制度是清代官场现象,通过科举或捐纳获得官衔但尚未担任实际职务的官员,会在吏部抽签决定去向,等待委派。这在文中起到了象征封建体制中某些人的尴尬境地的作用。


“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暗指我国漫长且封建的统治历史,揭示了历史的沉重与压抑。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及的人肉治疗痨病的记载,被“狂人”误读,这反映了他对传统医学观念的质疑和批判。


引用《左传》中的“易子而食”和“食肉寝皮”等典故,展示了社会极端困境下的道德沦丧。而“海乙那”则是借指那些趁机谋利的人,如同鬣狗般在权力斗争中觅食。


“易牙蒸子献君”这一情节,实际上是狂人对历史人物的夸张和扭曲,体现了他思维的混乱。徐锡林的真实事件,隐含在大哥的叙述中,揭示了封建愚孝的残酷,以及革命牺牲的悲剧性。




扩展资料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另有果戈里的同名作品《狂人日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