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得手应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如题所述

成语: 得心应手
成语简解
- 编号: 2186
- 汉语拼音: dé shǒu yìng xīn
- 释义: 形容技艺熟练,运用自如,或用来比喻做事顺利。
典故说明
- 先秦大哲学家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曾经说过一个故事: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有个工匠轮扁在堂下做车轮。轮扁看到桓公读书十分专心,就放下工具,走上堂去,向桓公问道:“您读什么书呢?”桓公就生气地说道:“国君读书,你一个小小的工匠也敢过问!”轮扁回答道:“臣不敢,臣只是从臣工作的角度来看,臣要将轮子装上车轴时,如果车轮太松车轴就不牢,太紧的话就装不进去。只有不松不紧,才能制作出一个好轮子,这完全依靠熟练的技巧,心里怎么想,手便能怎么做,这其中的技术,都是经验的累积,无法用言语文字说得很明白。我无法传授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无法从我身上领会。古人的经验和智慧也是如此,不可能完全藉著书本传授给后人。大王,您所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啊!”后来“得心应手”这句成语就从工匠轮扁所说的“得之于手而应于心”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技艺熟练,运用自如,或用来比喻做事顺利。
典源
- 《庄子.天道》: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书证
- 01. 宋.刘克庄〈徐摠管雨山堂诗跋〉:“他人呕心捻髭,钩章棘句,营度甚苦,而侯(徐伯东)得手应心,易易如此。”
- 02. 明.李贽《焚书.琴赋》:“故蔡邕闻弦而知杀心,钟子听弦而知流水,师旷听弦而识〈南风〉之不竞,盖自然之道,得手应心,其妙固若此也。”
成语接龙
- “心”字开头的成语: 心猿意马、心心相印、心照不宣、心不在焉、心花怒放、心旷神怡、心腹之患、心悦诚服、心安理得、心惊肉跳、心平气和、心直口快、心血来潮、心如刀割、心惊胆战、心烦意乱、心满意足、心手相应、心回意转、心如铁石、心定理得。
- “得”字结尾的成语: 一举两得、心安理得、唾手可得、捷足先得、疾足先得、开卷有得、信手拈得、鱼水相得、名不虚得、心宰理得、心定理得。
- “得”字开头的成语: 得心应手、得意忘形、得陇望蜀、得寸进尺、得过且过、得不偿失、得鱼忘筌、得手应心、得不补失、得不酬失、得此失彼、得寸觑尺、得不偿费、得趣忘形、得寸思尺、得不偿丧。
- “心”字结尾的成语: 力不从心、包藏祸心、人面兽心、苦口婆心、漫不经心、赤子之心、刻骨铭心、触目惊心、漠不关心、戮力同心、木人石心、革面洗心、镂骨铭心、铁肠石心、动魄惊心、骇目惊心、疾首痛心、病狂丧心、戮力一心、翼翼小心。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得手应心。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得手应心”分成的单字详解:得、手、应、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