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的点面结合怎么写

如题所述

狼牙山五壮士的点面结合怎么写如下:

沈重老师写的《狼牙山五壮士》是点面结合的典范。文章中的场面描写,主要有痛击来敌、顶峰歼敌和舍身跳崖三个。

“痛击来敌”:先描写的是“面”,即五个战士痛击敌人的概况: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接着描写的是“点”,即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等细节,对五个壮士逐一描写,生动地表现五位战士各自不同的特点,表现了他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顶峰歼敌”:还是先写五位战士在诱敌上山途中和到了狼牙山顶峰英勇杀敌的情况,这是“面”,接着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班长马宝玉沉着指挥战斗的情景,表现了他机智英勇、顽强不屈的精神,这是“点”。

接着又写五位战士用石头砸敌人的情形,这又是“面”。作者又通过动作描写描绘了班长马宝玉如何向敌群扔手榴弹的样子,这是“点”。

这样点面结合,生动具体的描写了五位壮士在班长的沉着指挥下英勇杀敌的情景。“舍身跳崖”:作者先描摹了一副狼牙山五壮士的群像图——“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得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之后通过对班长马宝玉的语言和行动的描写,重点表现了他勇于牺牲的精神,这属于对个体形象的刻画;最后,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又一次对战士们做了群像的描摹。这样的写法,有点有面,强化了描写的层次感,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突出了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