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如题所述

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的自我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且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相互关联。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主要区别,是它们的价值主体不同。人生社会价值的主体是人类、集体和个人。而人生自我价值的主体是自我。
  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紧密联系的。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更要依赖社会。个人和社会之间是一种相互需要、相互满足的关系,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人生价值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们二者的关系以及和人生价值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人生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也就是:个人一生的积极作用的总和=用来满足自我需要的积极作用+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积极作用。还可以是:个人一生的创造=一生的消费+一生的贡献。从这些等式中可以看出:
  第一,人生的社会价值离不开自我价值。因为,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一点也不能自己满足自己,完全靠社会来满足。那么,这个人不仅没有人生的自我价值,也不可能有社会价值。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有些创造,但是不能完全自己满足自己,还需要社会来满足。那么,这个人虽然有一定的自我价值,却不可能为社会做出任何贡献,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社会价值。所以,只有在个人一生能够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的基础上,才可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也就是只有在具有了一定的自我价值的基础上,才可能有人生的社会价值。但是,有的人一生的创造正好满足自己一生的消费。这种人自己直接满足了自己,也回报了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和满足,具有不小的人生的自我价值。但是,他没有对社会做出任何贡献,也就没有人生的社会价值。这种人虽然无损于社会,但是也无益于社会。这种人认为,自己既不吃亏,也不沾光,很合算。如果所有的人都象这种人一样,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会停止,也就不会发展到现在
  第二,人生的自我价值也不能离开社会价值。一个人,在处于婴幼儿和青少年的时期,是作为价值的主体,享用着人们的人生价值。在处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时期,也是作为价值的主体,享用着人们的人生价值。只有在进行劳动创造的青壮年时期,才作为价值的客体,通过劳动创造,一方面自己满足自己,另一方面偿还对人们人生价值的享用。这两方面是在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再一方面,通过更多的劳动创造,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在享用前人的人生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才成长起来的。并且,在丧失劳动能力之后,还要享用后人的人生社会价值。一个人不能只享用他人的人生社会价值,而自己却没有人生的社会价值。如果只享用他人的社会价值,而不创造社会价值,就会遭到社会的反对,也就不能很好地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因为,任何人自己满足自己,都不是离开社会而独立实现的。离开了社会,个人就无法满足自己,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人一生的创造很多,不仅自己直接满足自己,而且回报了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和满足,还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这种人的人生既有较大的自我价值,又有很大社会价值。实现了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高度统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证明,广大的劳动人民和杰出的历史人物对人类社会做出了许多的贡献,而自己却消费的很少。他们人生的社会价值大于自我价值。正是由于他们的社会价值,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每个人都应该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的自我价值的高度统一,并且努力使人生的社会价值大于人生的自我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4
在当今的学术界对介值的定义或是理解,可谓品种繁多,如:介值是劳动,介值是关系,介值是效用,介值是规律,介值是权力,介值是耗,……,只剩下“介值是商品、介值是人”这两个品种没人开发了。所有这些品种的一个共同点是:介值是一种客观实在或实在间的联系。这些实在本来已都有自己的学名,但是我们学术界将它抱养了,自然得重新取个名字,叫介值。所以介值仅是客体的同义重复。这种混乱局面说明我们没有真正思考过“介值是什么”这个问题。可是说在已有的介值理论中,都可以而直接用其实体的真名字替代介值,而绝不影响其理论的说明和表述。如:在劳动介值论中,可用劳动替代介值而保证其原理不变,且表述更简洁;在效用介值论中,可用效用替代介值而保证其原理不变。一、介值的使用介值是什么?对习惯经典理论表述的人一定会对这个问题大吃一惊,怎么会有这种混账问题呢?对马克思劳动介值论而言,介值与使用介值是商品的两种不同属性,自然不能有这种混账表述;对效用介值论而言,介值就是效用(使用介值),同样不能有这种混账表述。但是,你别慌,这个问题实在得很,它是问你:介值是做什么用的?你总不能说你研究的介值没有用途吧,不然你研究它干嘛?如果你觉得这种表述很混账,那只因为你习惯了经典的表述,一种并不需要介值的介值理论的表述。人生介值是介值的属概念,也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在人生介值关系中,介值客体是人生,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而介值主体则是人。人生介值不同于其他客体的介值,一方面,人生介值必须体现为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生介值又必须表现为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人生介值是个具有多维性的介值系统。首先,人生介值是人生社会介值和人生自我介值的统一。人是社会的人,人生具有社会历史性和客观实践性,人的社会介值就表现为个人行为同他人、社会群体需要之间的一种肯定关系,标志着作为客体的人对作为主体的他人或人类社会的有用性,贡献和意义。而人生的自我介值表现为人还具有对自己的有用性,即满足自己的需要。一般物在主体同客体的关系中,只是作为客体而存在,而人则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在人生介值关系中,所反映的.主要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自我的关系,社会和“自我”都处于介值主体的地位。从个人对社会的关系来说,他表现为客体,因为他的人生介值要靠社会来评介。从个人的行为或一生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来说,他又表现为主体,就是说他是站在个人需要的立场上来评介自己的行为有无介值的。正是人本身在介值关系中所具有的这种主客体两重性,构成了人生介值的二重性。一方面,人生介值必然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人生介值又都具有自我性。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世界上任何一个有介值的人,其人生在对社会、对他人具有介值意义的同时,都毫无例外地对自我也具有介值。我们所讲的人生社会介值,指的是个人的人生能够满足社会需要而对社会具有的有用性。我们所说的人生自我介值,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个人自我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际存在和实现的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肯定关系。在这里,人生的社会介值和人生的自我介值是统一的,不是完全对立的。但我们平时讲的人生介值,一般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介值。其次,人生介值是人生物质介值和人生精神介值的统一。作为人生介值的主体,无论是“社会”还是“自我”,都具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需要。因此,人生介值的两重性又进一步体现为物质介值和精神介值。人生的物质介值是指个人以其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服务性劳动,满足社会和自我的需要,促进社会繁荣和发展。人生的物质介值不仅仅指个人和社会的物质消介值,而且包括物质生产介值。人生的物质介值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生介值的基础。人生精神介值,是个人以他创造的精神产品及其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满足社会和自我的精神需要,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人生精神介值是在人生物质介值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是人生介值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总之,人生介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概念,是由几层介值关系结构而成的。从人生介值的主体需求对象讲,分为物质介值和精神介值,从人生介值需要主体看,分为自我介值和社会介值。人生的社会介值和自我介值、人生的物质介值和精神介值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它们都是人的能动创造力实现的结晶,也是对人生目的和行为表现所做出的一种社会评介。正确认识和评介人生介值,是人类社会进化的重要杠杆,也是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介值的重要条件。
第2个回答  2016-12-14
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的自我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且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相互关联。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主要区别,是它们的价值主体不同。人生社会价值的主体是人类、集体和个人。而人生自我价值的主体是自我。
第3个回答  2016-12-14
为自己活得更好,不给社会添麻烦。在我们国家没有信仰,活出自己那就是价值,为社会尽微薄之力那就是社会价值
第4个回答  2020-03-0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