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之战我军到底是怎么赢的?面对数倍于我军的敌军,既然守得固若金汤,不可思议。

如题所述

塔山并不是山,东靠大海,易受海上军舰侧射火力威胁。中间的塔山村左右有8000米的开阔地带,基本上无险可守。左边虽是略有起伏的丘陵地带,但最高点白台山也才不过海拔261米,地势易攻难守。四纵的部队于1948年9月25日解放了塔山,但迟至10月6日才开始在塔山桥、塔山堡、白台山一线构筑工事。塔山陆地周围没有树木,所有建筑用的木料、土石等都要从很远处一点点扛来。由于时间短促,加之没有经验,到10月10日战斗打响之时,解放军所依托的只不过是一个临时性野战工事。
国民党方面直接投入进攻的兵力为五个师,解放军在塔山、白台山担任防守的为四纵10师和12师。国民党军拥有更多的大口径火炮,另外还能得到重庆号巡洋舰上一五二毫米重炮的火力支持。同时解放军也没有空军和坦克,只在阵地上配置了高射炮和战防炮。
以国民党军当时的技术条件,进攻这样的以土木结构为主的阵地,可以先用远程重炮,舰炮及航空火力对目标进行饱和轰击,摧毁地面工事,大量杀伤守卫人员,然后用重炮压制敌方炮火,同时命令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冲锋。坦克可以进行抵进射击,逐一摧毁阵地上的火力点,然后反复碾压破坏阵前的铁丝网和其它障碍物,打开突破口。国民党军其余的山、野炮可以向解放军阵地后进行阻断射击,打击增援人员。从军事技术角度来讲,国民党军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突破塔山防线,与锦州的守军会合。这是一个教科书般精确的方案,然而对比塔山之战的实际战况,这一纸上谈兵式的理想化假设突然变得那样荒谬、空洞,一相情愿。
塔山之战中,解放军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国民党军铸成了不可思议的败局。审视塔山之战的全过程,会发现隐藏在历史偶然性之后的必然。
一、民主必胜,独裁必败
塔山战前国共双方统帅部与战区司令部之中都有着重大的意见分歧。双方在面对分歧时采取的不同办法,为塔山之战的奇异结局埋下了伏笔。
辽沈决战之前,毛泽东于1948年9月7日给林彪发出指示,明确命令东野将主力使用于锦州一带,而置东北之敌于不顾。这一大胆的战略决策,一举将东北国民党全军封闭在关外,奠定了辽沈战役胜利的基础。但这一战略一时很难为战区所理解。林彪作为战区指挥官必须面对具体的执行问题。两锦之间无险可守,国民党援军一旦冲破防线,围城的东野部队有腹背受敌的危险。10月2日,林彪在南下途中收到不准确的情报,说国民党向葫芦岛增兵四个师,他更加忧虑不安,到了夜22时,他以林、罗、刘的名义向中央军委发电报,指明:“(塔山)我阻援部队不一定能堵住该敌”,请毛泽东重新考虑回师打长春的可能性。
在这个危急时刻,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发挥了作用。东野政委罗荣桓和参谋长刘亚楼立即找到林彪交换意见,最后形成了一致,一场轩然大波终于补化解于无形之中。
国民党方面早在48年5月,蒋介石就决心撤退在东北国民党军主力,而卫立煌坚决不同意。九月份,辽沈大战打响之后,蒋派参谋总长顾祝同到东北,监督卫立煌执行命令。卫立煌与顾祝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蒋介石迫不得已以10月2日亲自飞到沈阳,压迫东北将领服务命令。蒋介石架空卫立煌,直接命令第七兵团司令廖耀湘组织西进兵团,把在沈阳的国民党主力拉走,以后又重新任命杜聿明为东北剿总副司令长官,取卫而代之。这场闹哄哄的战略之争最终搞得东北将领无所适从。
战争局势复杂多变,高级将领的每一项决定往往关系到几十万人的性命安全,指挥者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判断问题的标准不一,得到不同的结论是很正常的。共产党方面面对战略分歧能平心静气地讨论,以理服人,持有不同意见的一方一旦接受集体的决定,就能放弃成见,专心致志地执行命令;而国民党方面完全是仗势压人,如果不能以强势压服对方就采取釜底抽薪的手段,大耍权术。双方在战略层面上沟通的差异如此之大,执行统帅部战略意图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士兵激励
战场上的激励工作的目的是要求士兵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以自身安危为代价,完成使命与责任。这是难度最高的激励工作。国民党方面的激励工作形式很单一,无非是金元券的刺激和督战队的威吓。国民党部队久攻塔山不下时,战场督察组组长罗奇曾向部下许下高额奖金,许诺攻击成功后兑现。不过在当时攻击部队伤亡狼籍的情况下,士兵保命还来不及,没人理会这种空头支票了。
解放军中领导干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极大地激发了战士的战斗意志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最明显的激励来自党员干部本身的行为。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些以后人们听得耳熟的词语,在塔山之战中切切实实地表现出来。四纵12师师长江燮元在阵地上当着全师的面指定了自已的指挥位置,表示绝不后退一步的决心。据统计,12师中通令记功的人员中共产党员占百分之七十,在整个伤亡总数中,共产党员也占百分之七十。
与国民党方面相比,解放军各重视精神上的奖励。当时东北野战军有一套很详细的记功制度,部队政治部和政治委员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为战士授奖。战士们都很清楚什么样的行为会受到什么奖励。有的国民党俘虏刚加入解放军就立功受奖,对他们的激励特别大。这些奖励规定和其它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起到了统一团队中行为规范的作用,其核心是对人本身的尊重,表现为发现并激发团队组织成员的共有价值,大力加以提倡,从而形成团队合力。
三、组织结构
国民党军内部的组织结构。它即不是矩阵式,又不是金字塔式,粗看起来,竟有点象最近时髦的扁平结构,只不过这个结构过于扁平化,又过于富有弹性。蒋介石作为最高统帅,下面一级本应是总参谋部,各兵种总司令部,各战区司令,但很多时候,他更热忠于直接指挥到兵团、军、甚至师一级的军制部队。在这种管理结构中,最高统帅的地位得以空前巩固,而国军作为个整体的效率则做了牺牲品。
这种组织结构是国民党军内部派系林立的局面造成的,然后又进一步加剧了各派系之间的互相倾轧。部队主官把部队看成自己的私有物,以巩固自己的绝对权威为唯一的目的,因此默许,甚至鼓励部下明争暗斗,互相争宠。在这样一个团体之中,只有个人和小团体的私利,没有整体的观念。对上级的命令,有利则执行,无利则阴奉阳违。其结果就是军令无法贯彻,战略决策受宗派、集团利益等诸多主观因素的干扰,军队系统在整体上形同盘散沙。
在解放军方面,东北野战军领导事先就向四纵反复说明了塔山的意义,对全局的重要性,林彪下了严令,“塔山阻击战完全是个正规战,必须死打硬拼,不应以本身伤亡与缴获计算胜利,而应以完成整个战役任务来看待胜利。”四纵方面果真做好了牺牲全纵队来保证整个辽沈战役成功的准备。反观国民党军方面处处以自己小集团的利益为重,孰不知这样做下去的唯一后果不是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的完全毁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2
说白了就是死缠滥打,阵地多次易手。反正不叫你大部队通过,争取时间……
第2个回答  2013-09-11
当年的部队有一种精神:“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塔山战斗10日开打,11日的时候国军部队组织“党员突击队”,利用重炮轰击的间隙,突破了34团的阵地。后来在夜间才夺回。
期间,国民党军没有料到我军缴获了大批的工事建材,塔山堡垒修筑的非常坚固,国军方面有点轻敌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