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皮炎到底怎么治!

如题所述

  确诊特异性皮炎后,常外用药和内服药同时治疗。
  外用药治疗
  1、润肤剂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皮肤干燥是特异性皮炎发病的主要环节,必须强调润肤治疗的意义,应足量和经常使用,通常而言,每周需要使用 250 g 软膏。有人推荐富含神经酰胺的润肤剂作为特异性皮炎的基础治疗,保护和恢复皮肤屏障功能。沐浴有助于清除皮肤污垢和微生物,可每日或隔日一次在 32~42℃ 水温下沐浴 10~15 分钟,浴后擦干皮肤后应立即(3 分钟内)使用保湿润肤剂,例如无香味的凡士林软膏。
  2、外用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是特异性皮炎的一线治疗,根据强度不同,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分为弱效如氢化可的松乳膏,中效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和曲安奈德乳膏,强效如糠酸莫米松,超强效如卤米松和氯倍他索乳膏。
  原则上,初治时应选用强度足够高的制剂(强效或超强效),炎症控制后逐渐过渡到弱、中效制剂。儿童应选择弱中效制剂,或用润肤剂适当稀释乳膏,面部或外阴部位采用弱效激素。肥厚性皮损可封包治疗。在使用润肤剂后 10~15 分钟外涂糖皮质激素软膏有助于提高渗透和减少用量。
  3、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包括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两种药物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而无皮肤萎缩和眼部副作用,所以可用于面部皮损。吡美莫司用于轻中度特异性皮炎,他克莫司用于中重度特异性皮炎,儿童建议用于 0.03% 浓度,成人用 0.1% 浓度。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或序贯使用。
  4、其他外用药
  氧化锌糊剂、黑豆馏油软膏对特异性皮炎有效,生理盐水、1%~3% 硼酸溶液和其他湿敷药物对控制急性期渗出疗效较好,多塞平乳膏具有一定的止痒作用。
  系统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
  对于瘙痒明显或伴有睡眠障碍、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选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赛庚啶、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以及其他抗过敏和抗炎药物如孟鲁司特、酮替芬等。这些药物有助于阻断「瘙痒 - 搔抓」的恶性循环。
  2、抗菌药物
  对于病情严重的特异性皮炎患者,尤其是有渗出或继发细菌感染者,可短期使用抗菌药物如氟氯西林、红霉素控制病情。
  3、糖皮质激素
  原则上应尽量避免或少用系统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如用药 7 天,然后在 2~3 周内逐渐减量,但减量或停药不应过快,以防病情反跳。
  4、免疫抑制剂
  对于症状严重,且其他治疗无效的特异性皮炎,可口服环孢素、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环孢素起效更快,但需密切监测胃肠道反应等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0
可以使用还有皮质激素的药物进行局部的治疗,但是不能长期大面积的使用,以免产生依赖,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中药制剂的药膏,比如小儿婴宝乳膏进行治疗,因为这种药物不含激素,可以坚持治疗一段时间。特异性皮炎的治疗,包括局部治疗、系统用药、物理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心理治疗等。局部外用药,常用的有保湿剂,如10%-20%尿素软膏、甘油、凡士林等,以缓解皮肤干燥,恢复皮肤屏障功能。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依然是最常用的有效外用药,其用药原则不能长期使用,可以与非激素类药膏交替或联合使用。在刚开始时,可以选用强度足够的制剂,以求在数天内明显控制炎症的症状,等红斑充血明显减退,可以联合比如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软膏。系统用药,内用抗组胺药物与非大细胞膜稳定剂,可以缓解瘙痒红斑和充血,比如酮替芬、西替利嗪等。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作为系统性应用,但是对其他药物治疗过程中病情急剧恶化的患者,可以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比如泼尼松,用药后要逐渐减量,以免病反跳情“反跳”。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物理治疗,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对特异性皮炎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