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他们俩的“忘年友谊”是怎么结交起来的?

他们的共同好友都有谁?在一起聚会时都做些什么?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文坛上两位伟大的诗人,他们真正意义上的会面是在唐玄宗天宝三年。直到1000多年后的今天,闻一多先生将李白与杜甫的这次相遇比作是太阳和月亮的汇合。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他五岁的时候就父亲定居在蜀都。少年时代的李白就喜欢像道家一样的仙游生活,而且其作诗水平极高,他20岁就能够做出像豪侠一样具有浩然之气的《大猎赋》。在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离开蜀都,过起了拜访诸侯、像仙家一样游玩、喜爱喝酒、随意随性写诗的自在生活。李白的仕途坎坷,他没有经历过科举考试,但是。唯一的一次机会。却被被他错过了。天宝元年742年滕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受李白诗歌的吸引,向唐玄宗推荐了李白。这年42岁的李白,不经过科举考试直接供奉翰林,为皇帝起草诏书。这是李白人生荣耀达到的最高顶点。但是因为狂放不羁的性格,一次宴会上李白让高力士为他脱靴。至此,唐玄宗对李白的喜爱就耗尽了。因为将杨玉环比赵飞燕,而这个比喻隐喻了国家由盛转衰,所以李白被逐离长安。

他的仕途上失败了,但是却开启了他文学方面的辉煌篇章。从长安一路东到洛阳的李白与诗人杜甫会面了,杜甫虽然比李白小11岁,但当时人们就将这两个人称为诗坛上的两颗明星,故有诗坛“李杜”的说法。

李白是杜甫的偶像,以前在长安城附近匆匆见过一面。但是那时的李白受朝廷的重用,是唐玄宗身边的起草者。杜甫没有接近李白的机会,这次李白来到了洛阳,杜甫也在诗坛崭露头角。两人相见有更多的情感深入交流。熟悉之后,杜甫才发现李白其实记得他们曾经的那次见面。李白生性狂放,自由不羁,作诗不讲究格律形式。但杜甫遵循儒家的思想,是现实派主义诗人。遵循格律形式,但他也会在这形式中追求最大限度的自由,所以他的诗都比较沉郁深刻。

他们聚在一起会有学术上的争论,加深了两人的了解,增加了彼此的信任。因为李白豪放爽快的性格,杜甫对他有很强的神秘感。因为杜甫明白自己身上缺的就是这样豪放的品性,他随同李白一起去梁山一带寻仙访道。在商丘时与高适相遇,三人一起,游山玩水讨论时事。与高适告别之后,杜甫和李白前往北城郊外寻访一位道友,但最后空手而归,这个时候国家因为战乱而民不聊生。杜甫有心中怀有忧国忧民的深层情感,希望让普天下的苍生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对国家和民族抱有拳拳的赤子之心。对于和李白的整日痛饮狂歌,杜甫决定离开。至此,李白和杜甫相忘与于江湖,但是两人分开之后都分别有写一些诗去思念对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2
天宝三载,744年,杜工部第一次在洛阳见到李太白,就写下了《赠李白》一诗,简直是相逢恨晚啊。
第2个回答  2019-09-02
李白与杜甫的交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一页。现存的李白诗歌中,一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另一首就是这首诗。
第3个回答  2019-09-02
李白是出游时碰到了杜甫在喝酒吟诗,就聊天感觉非常合得来,他们共同好友是孟浩然,在一起饮酒作诗为多吧。
第4个回答  2019-09-02
杜特别喜欢结交朋友,而且喜欢结交比自己年纪大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诗作和兴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