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尊重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

如题所述

1、细心观察,全面了解,陪伴成长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对于每个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是不同步的,有些阶段发展快些,有些阶段发展慢些,这些都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我们必须尊重孩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特点,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
关注学龄前儿童的个体差异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细心观察、充分沟通,全面了解学龄前儿童的个性,真心倾听这些孩子的需求。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及时给予支持与鼓励,让孩子持续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
2、识别优势,分析弱势,寻求突破 我们发现,当学龄前儿童找到他所擅长的领域时,他将乐于探索,并逐步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成功的体验会让他有信心迎接另一个难度更大领域。
但学龄前儿童的优势和弱势并不一定是显性的,需要我们时时关注学龄前儿童活动中的表现,准确分析学龄前儿童行为,并科学地认定学龄前儿童的优势与弱势,同时要分析造成弱势的原因。只有真正了解分析学龄前儿童,才能寻求到突破口,让学龄前儿童的优势带动弱势,最终促进全面和谐的发展。
3、用心琢磨,解读孩子,满足需求 每一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他们形成的个性也截然不同,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内向文静、有的善于表达、有的沉默寡言……对于学龄前儿童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由于个体先天的或后天的、环境的或自身的等种种原因所带来的个体差异,我们必须予以尊重。我们必须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才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如有的幼儿园大班毕业进入学前班学习的孩子仅仅可以看图识字,有的却能够朗读古诗。
但是每个孩子的语言、智力能力是有差异的,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冷静地进行观察、分析,提供必要的支持。我们应从孩子的自身出发,循序渐进。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我们要顺其自然,决不能强迫他过早的去达到下一阶段的目标。
有时要等一等,有时要推一推,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并且真正感受到成功与快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