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和苏轼在颍州期间写的诗词

如题 越多越好 一首10分

欧阳修
《初至颍州西湖》
  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荫乍合时;
  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
  啼禽似与游人语,明月闲撑野艇随;
  每到最佳堪乐处,却思君共把芳厄。

二、欧阳修的颍州诗词

如果我们把欧阳修与颍州的关系,按照时间顺序分为结缘颍州、情牵颍州、归老颍州三个时期。那么,我们也可以把欧阳修的颍州诗词相对应地分为知颍诗、思颍诗、归颍诗三个部分。

第一为结缘颍州时期,从皇佑元年二月至皇佑二年七月,时间大约为一年半。第二为情牵颍州时期,从离开颍州赴南京任,到熙宁四年归老颍州之前,时间长达二十多年。第三为归老颍州时期,从致仕到去世,时间为一年。在这三个时期,欧阳修都写有为数不少的诗词作品。

据整理统计,欧阳修在第一个时期所写的知颍诗词大约有五十多首。从内容上看,一部分是歌咏颍州风光之作,其中不少都与颍州西湖有关。如《初至颍州西湖,种瑞莲、黄杨,寄淮南转运吕度支、发运许主客》、《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三桥诗》、《和人三桥诗绝句三首》、《竹间亭》等。一部分是酬唱之作,如《酬孙延仲龙图》、《答通判吕太博》、《和许生假山》、《人日聚星堂探韵得丰字》。当然,这两部分内容也是互相交叉的。从这些作品看,欧阳修在颍州的心情总体上是愉快的。但他这时毕竟只有四十三岁,有的篇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施展政治抱负的心情,如《聚星堂前紫薇花》等。他在《与韩忠献王稚圭》信中说的就较为明白了:"汝阴西湖,天下胜绝,养愚自便,诚得其宜。然尸禄苟安,何以报国?感愧,感愧!"

欧阳修第二个阶段所写的诗词主要为思颍诗。由于这个阶段时间长达二十多年。其间,曾多次回到颍州,有时时间还较长,在颍州期间也写有作品,所以这个时期的颍州诗词并不仅仅是思颍诗。

思颍诗是欧阳修自己的说法。他曾写过《思颍诗后序》和《续思颍诗序》,自定了思颍诗三十首,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两个部分。

《思颍诗后序》作于治平四年(1067)五月,为思颍诗的前半部分而作。时作者罢参知政事,除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赴任前,经神宗皇帝恩准至颍州小住。欧阳修整理了他离开颍州任以后所写的思念颍州的诗作十三首,交给时任颍州知州的陆经书写刻石,并为之作序。这是思颍诗的第一部分,时间跨度为十八年。

熙宁三年(1070)七月,欧阳修由青州改知蔡州,这是他仕途上的最后一站。赴蔡州前,他以脚疾为由留滞颍州一月有余,又编定思颍诗十七首,作《续思颍诗序》。他说:"初,陆子履以余在南都至在中书所作十有三篇为'思颍诗',以刻于石,今又得十有七篇以附之。盖自南都至在中书十有八年而得十三篇,在亳及青三年而得十有七篇,以见余年之愈加老,病益加衰,其日渐短,其心渐迫,故其言愈多也。"这时,欧阳修知道自己回到颍州这个盼望了二十多年的愿望即将实现,他要以三十篇思颍诗为证,"庶几览者知余有志于强健之时,而未偿于衰老之后,幸不讥其践言之晚也。"

第三部分为归老颍州以后所写的归颍诗。熙宁四年(1070)六月十一日,欧阳修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他的心情是十分畅快的。虽然到他次年去世只有短短一年时间,他写的归颍诗竟也有三十多首。这个期间有两件事使他非常高兴。一是归颍以后的当年八月,苏轼赴杭州通判任,与弟弟苏辙一同拜谒恩师欧阳修,师生畅游颍州西湖,言笑欢欣,在颍州非常难得地逗留一月有余。二是老友赵槩在欧阳修致仕后的第二年春天如约自南京来访,留颍月余,纵游剧饮而后返,欧公有诗有词。再就是他在这时写下了歌咏颍州西湖的著名的《采桑子》词十三首等歌咏颍州风光的作品。

提颍州西湖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人,他就是与欧阳公同感的苏轼。与欧阳修同时代的文学家苏东坡在任杭州太守赞美杭州西湖时写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当他调离杭州当了颍州太守后,看到颍州西湖时,眼前一片惊喜,脱口而出:
  太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选取自《苏拭诗集》卷三十五。由此可知颍州西湖在历史上就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园林建筑闻名于世,并成为与杭州西湖媲美而齐名的的全国四大名湖之一。
试听苏轼《泛颍》:“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这首诗开篇就点出他对颍州西湖风景的惊奇。苏轼是当时最有资格评价西湖优劣的人。
 宜远桥,在西湖上,北宋已有。欧阳修《三桥诗.宜远》:朱栏明绿水,古柳照斜阳,何处偏宜望,清涟对女郎。
  望佳桥,在湖岸与水渚之间,北宋已有。欧阳修《三桥诗.望佳》:轻舟转孤屿,幽浦漾平波,回看望佳处,归路逐渔歌。
  飞盖桥,位置不详,北宋已有。欧阳《三桥诗.飞盖》:鸣?入远树,飞盖渡长桥,水阔鹭双起,波明鱼自跳。此桥位置似在湖东南直溪(今七渔河)上,因此溪为注入西湖最宽之支流,此处为出颍州西门从南路游湖必经之地。
  此三桥即所谓“三桥烟景”。明代王道增有诗赞日:四老风流今再睹,三桥烟景此重开……。除此三桥外,湖滨还有数桥。
  白龙桥,亦名飞虹桥,在西湖东,跨白龙沟上,水自西湖,东桑园、芦花湄三派合流,出白龙沟入小汝水,明清时期屡经重修。
  三闸,西湖周围旧有三闸,宋苏东坡所修,明代闸废而闸址尚存。道光《阜阳县志.艺文三.》记载有《颍州重浚西湖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欧阳修《初至颍州西湖》
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荫乍合时;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啼禽似与游人语,明月闲撑野艇随; 每到最佳堪乐处,却思君共把芳厄。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