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总习惯于拒绝别人的好意

如题所述

因为人本能地都有防御和戒备心理,特别是对于跟自己没有那么亲近和熟悉的人,这也是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具体来说,有以下4种情况:

1、出于心理本能。别人的好意,也许出发点确实是善意的,是想帮助他人的。但是从接受好意的这个人的角度来讲,他会产生对对方动机的不信任和怀疑,也可以理解,这出于人的心理本能。

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甚至于“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些话不是没有来由的,前人总结出来,势必是在“免费的善意”这里吃过很多亏。而很多人也的确是把这样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贯彻执行。

2、有些人曾经因此吃过亏。有些人可能确实曾经因为他人的虚假善意,最终吃了大亏。因而在心理暗自发誓,来自于他人的莫名善意,一律不接收。

3、有些人界限过于分明、不喜欢欠别人。

如果无端端接受了别人的好意,相当于在情理上欠下了别人的一笔账,势必将来是要还的。

他不习惯在心理上这么欠别人一笔,他喜欢凡事干干净净,这种人通常界限感特别分明,而且可能是过于地分明。

他们喜欢以事归一事,今天的事情今天结,他们喜欢账目分明。

4、有些人顾虑很多。当别人投递过来一个善意的时候,这类人内心声音会非常多,可能会想后果、想对方的动机、想自己该如何回应。

无论如何,从被拒绝的这个人的角度来讲,被拒绝肯定是心里不好受的,因为也许自己在付出善意的这一刻,并没有去功利性的想回报、结果,但遭到别人的拒绝怎么样也是不痛快的。从心理学角度,有研究表明,被拒绝产生的痛苦感受是最难以化解、最难以承受的一种情绪。

(作者:思思。公众号:思思说育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来个例子,有一次我刚走进教室,看到桌上的巧克力(老师)很喜欢,然后问我是否愿意来,问题就来了。这是焦点,我本能地拒绝了。但是在我拒绝后,我很抱歉。当时我是怎么想的?我为什么不带一个呢?

一秒钟不会产生很多有意识的想法。我不认为收到老师的巧克力应该归功于她的感情。拒绝帮助我的女孩认为我对她没有任何打算。我认为这种潜意识拒绝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我的假想是,当人遭遇到没有预期到的情况,但又必须马上做出决定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把决定权交让给防卫机制。防卫机制的作用就是保护你自己,拒绝外界的刺激和这种刺激可能带来的风险。

在巧克力那个栗子中,老师的好意是令我猝不及防的,而当时我马上拒绝就是我当时在无意识中启动我的心理防卫的表现。

但是,为什么人有时会下意识拒绝某些人的帮助,而下意识地接受其他人的帮助呢? 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一个是当事人的性格,一个是当事人和提供帮助者的关系(当事人当时所处的心理警觉度)。

如果当事人的是个焦虑敏感的人,他/她对周围环境的警惕性可能会比较高,安全感较低,因此防卫机制的阈限(threshold)也会降得非常低。一有出乎意料的事件出现,马上就会启动防卫。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下意识拒绝别人帮助的大多数是女孩子,因为女性的安全感指数相比于男性可能要低一些。

而另一方面,当事人和提供好意者的关系,还有事件发生时所处的气氛和环境也会导致当事人警觉提高,防卫机制的阈限降低。在我的例子中,我对于老师的敬畏,还有我和她相处时感到的那种紧绷感,导致我对她的警觉要比我对普通朋友的警觉高出很多,可以预测,如果她给我提供其他帮助,我还是会下意识拒绝。

拒绝别人的好意,在人们放松并且反应时间充分的情况下,往往是有意识地思考做出的判断;而在人们精神紧张,警觉度高的时候,这种拒绝往往是下意识防卫机制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当事人的性格和当事人所处的精神状态又都会对他/她们的警觉度和防御阈限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20-09-19

看看这些人的心态,你就明白为何那么多人会拒绝他人的好意。

每一个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免费的午餐。接受别人的帮助也是有心理成本的,自己会对别人产生亏欠感。对它人的亏欠感意味着双方的关系可能是不对等的,有的人会尽可能再去帮助别人,使得自己再次恢复心理平衡;而有的人,认为接受帮助破坏了自己的自由需求,认为帮助行为使得自己以后的选择变得不自由。

可能是习惯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干,本能的拒绝别人帮助。或者孤独惯了,不喜欢别人的帮助。或者只相信自己对别人有防备心不想和别人有接触。有时候,别人是真的想帮你。而你们会觉得别人有所图。我觉得不管是接受也好,还是拒绝也罢。要说明白,委婉一点。若是委婉的拒绝,伤害程度会小一些。


如果一个人给你的好意,是一种接近的方式,那么你的拒绝无疑对他是一种伤害,即使你是想保持距离,做朋友。

如果一个人给你的好意,是无意间发现你的需要,顺便的伸出援助之手的,你的拒绝可能会让人感觉有距离,把彼此的距离拉远了一点,这也可能是你保持距离的方式,但是伤害在他人眼里应该不算,但是会让人觉得很见外,这就需要委婉了。


拒绝也是需要技巧的,这些小细节,很能体现人的情商。

第3个回答  2017-02-23
每一个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没有免费的午餐。接受别人的帮助也是有心理成本的,自己会对别人产生亏欠感。对它人的亏欠感意味着双方的关系可能是不对等的,有的人会尽可能再去帮助别人,使得自己再次恢复心理平衡;而有的人,认为接受帮助破坏了自己的自由需求,认为帮助行为使得自己以后的选择变得不自由。
任何行为都不仅仅是一个行为,一个行为包含的信息是十分巨大的,而这些信息一旦被表达,可能就会被人解读成为另外一副样子。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2
可能是习惯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干,本能的拒绝别人帮助。或者孤独惯了,不喜欢别人的帮助。或者只相信自己对别人有防备心不想和别人有接触。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