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以学生为主体

如题所述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和发展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力。为此,必须确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体育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扬。但在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时,有些教师以满足学生的“兴趣”为目标,以强调教学中的愉快情绪体验为中心,降低了对学生在体“三基”等方面的硬性要求。文章对在教学中如何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学校教育 体育与健康 体育教学 教育理念更新
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中由于存在把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对立起来的认识,因而又派生出一种“要淡化教师的主导性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性”的错误认识,结果导致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敢进行必要的教学管理,不敢进行比较严肃的体育教学,片面追求欢乐的气氛,使体育教学变得虚无和肤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研究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相互关系,从中找到教师应做的工作,并不断去探讨体育教法中的“学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强化“教师的主导性”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地从事体育学习,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的主导性主要在于:以课程标准为教学目标,然后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学习步骤等进行调查了解,并根据目标和学习动机的关系来选择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学习积极性,使师生关融洽地、相互配合地去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实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一、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和发展是每个学生的权利。体育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差异区别对待。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实施差异性教学和分层管理模式。第三,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以活动促教,以活动促学,使他们自觉、主动、生动、活泼地从事体育学习。第四,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就,体会到参与的快乐,。
二、学生虽然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在备课时对学生朝什么方向发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进行详细思考。因此,打着“自主学习”的旗号,让学生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爱怎么学就怎么学,能学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的做法,实际上是放弃教育职能和不符合学生长远需要的。由于学生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处于发展中的主体,他们已有的体育知识和经验是有限的,他们的运动兴趣需要我们去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体育需求需要我们启发和引导。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不能一切围着学生的“兴趣”转,一切应当由着学生的“天性”来。而应当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通过以教学内容为手段达到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前人的经验”。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运用“探究学习”时,不要排斥或否定“接受式学习”。决不是所有的体育知识、技能,都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发现”的。如果那样,教学就变成了科研了。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单一地提倡学生“探究学习”而要对教学目的的实现进行系统安排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讲解、示范、模仿、练习”可以说是教与学最基本的方法,这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并不矛盾。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体育教师也有自己特殊的基本功,讲解(用精练的语言讲清楚问题)、示范(动作准确、优美、便于学生模仿练习),依然是体育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
四、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时利导地引导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学内容得到学生的认同,学生亲其师重其道,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师的设计下开展活动体现其主体参与。学生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其主观能动性才可充分调动。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总体设计。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体育教学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让学生自由学习。教师应该在学什么?怎么学?等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养成运动习惯,培养运动兴趣,完成体育文化的传承。教学应该是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需要,掌握学生个体特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一要避免教师包打天下的填鸭式教学,二要避免以考试促教,考什么项目上什么内容的应试教学,三是避免什么都推给学生,教师撒手不管的放羊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教师指导学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正确的导,学生主动地学,两者是相互统一的。没有正确的导,所谓主动地学只能是盲目的学;而没有主动的学,只有教师的导,其效果也只能是白费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03
一堂成功的课教学不应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是要深入挖掘其内涵;不应是僵死的知识灌输,而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