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所知道的范围内,中国节日有传统的和近现代的(主要是指解放后政府规定的一些节日).传统的有些已经失落了,而有些还在活跃,比如大年开春的春节,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七日的七夕节(中国式情人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和九月九日的重阳节(认识它,主要来自唐王维的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近现代的主要集中在解放后,比如那些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和十一国庆节等等.
有些节日是国际上通用的,像元旦了,3.15世界消费日了,等等,等等.在这里就不做论述了.
西方的节日有很多,但失落的也不少,现在仍旧活跃的大多都已传到中国,形成一定的影响.有些甚至比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具一些规模,譬如那些2月14号的情人节,4月1号的愚人节,12月24号的平安夜和紧随其后的12月25号的圣诞节,等之流.
中国的节日产生于两种形势,一种是传说而成,这个和约定俗成的道理差不多,一种是政府部门颁布规定的(这种形势在国外也很多见,多是用于纪念发生重大事件的日子).而西方的模式和中国有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前一种情况.表现方式为西方的节日大多产生于宗教或和宗教有关.这当然与地域和文明的差异有关,无可厚非.
举两个很典型的例子来看.
中国的端午节,一说是源于屈原,这位贤者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为民,但却遭到奸人挑拨,不被信任.他一生写下了《离骚》等影响久远的著作,站在河边他是中国最先思考人生的人之一,与同一时间西方的苏格拉底在地中海岸思考宇宙,相映成辉.但他终没被重用,在伤心绝望之际,投身汨罗江.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在五月初五那天,向河里扔粽子,赛龙舟.这便是后来的端午节.把一个凡人,实实在在的人神化后,以传说的形式流传开来,最后形成节日.
还有一说是纪念伍子胥的,伍员当年被吴王夫差逼着自杀后,人们为了缅怀他,纪念他,便设立了这个节日.这便是端午节.两种说法到底那个正确,还有待考证,我们且不去谈它.就看这种形式,都是把两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赋予传说的神奇后而成的节日.这当然和中国自古的文化习惯有关,当时先秦诸子的学说,包括老子和孔子,都很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毕竟比不上宗教的权威性和涵盖性.在经历过无数天灾人祸和长久战乱的土地上,神话传说是很容易立足的.睿智的中国前辈们看到了这一点并抓住了只一点,借此创建了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节日.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使这片土地富饶.因为有了内涵所以经久不衰.作为没有覆灭的古文明之一,我们中华大地有了重量和厚度.我们的生命有了意思.
再看西方.他们好像从一开始就是宗教在统治,宗教在制裁.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源于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仿佛生下来,骨头里就流淌着孕育宗教的血.所以他们的节日大多和宗教有关.比如现在在国内外影响范围颇广的圣诞节,就源于基督教,和耶稣的诞生有关,也是公元前后的分界点.
两种不同的形式,自古就有了差异.到了后现代的现在,差异已经越来越小.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随着国际化大同化的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必要,节日和节日之间的摩擦已越来越少.以不同文明作为支撑的异域节日已经可以和平共处,没有了抵触也没有了硝烟.在这样的社会里,连宗教与宗教,节日与节日都可以互融,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地球村终究还要是地球村.节日已经越来越发挥它们的作用了,团结民众,娱乐民众.这也是不管中方还是西方节日产生的一个本源作用.不管经历了什么,变换了什么,不变的是这个共同点,让人民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作用.
其实这个研究课题,有点恼人.如果交给余秋雨来做,他会做的很好,他实地考察过中西方文明差异,比较好写,也有东西写.但他不会写这么多,因为这些东西确实两三句话就可以交待清楚了.如果旁征博引,未免显得空洞,若是纵横捭阖,又有点刻意显摆与雕琢的嫌疑,而且痕迹很明显.我们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每年都过着很多节日,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愿意过的和不愿意过的,或陪朋友或陪家人.我们都在做,也自有一些感触.内心的感触难用文字表达,我相信大家心目中都有过中西方节日异同的比较,不好说,也罢.若是韩寒可能比较好闹些,他是个搞笑天才,这点小事难不到他的,随便给你掰两句,能让你笑翻天.要是小四,就不知道他会在这种场合用什么样的手段了,难说!
还有个更重要的比较.那就是西方的节日在中国的影响很大,而中国的节日在国外却做不到同样的效果.这当然显示了另一种文明差异的不公平,但在这个整体空间里,还是一位一体的,这样说就公平了.
这篇研究课题就做到这里了.中西方各有千秋,有异也有同.异的是产生形式.同的是产生的本意和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