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大人"是什么意思?大神们帮帮忙

古代的"大人"是什么意思?为何称"大人"?

大人-概述 1.成人(区别于小孩儿)。 2.旧时称地位高的官长。 大人 古代社会对他人或本人父母的敬称。陆云《答车茂安书》:“尊大人,贤姊上下,当为喜庆。” 大人-中华在线词 dà rén 1.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 2.在官场中成为下属对上司的习惯称呼。 3.犹言王者。 4.对宫闱近侍的尊称。 5.指世家豪右。 6.指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 7.对老者﹑长者的敬称。 8.对父母叔伯等长辈的敬称。 9.对同辈或朋辈中年事稍长者﹐于通信时亦常用此称。 10.指成年人。 11.身材长大的人。 12.古代北方部族首领之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1
在古代,“大人”一词有多种含义:
1. 指成年人。这种用法在现代社会仍然常见。
2. 在古代,称“大人”通常用来表示对长辈或上司的尊称。例如,晚辈对长辈或下属对上司,常常使用“大人”一词,以示尊敬。
3. 古代也称德高望重的人为“大人”。例如,《论语》和《易经》中都提到“大人”,指的是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受人尊敬的人。
4. “大人”一词在古代也可以用来称呼王公贵族等地位显赫的人。这种用法在司马相如的《大人赋》中尤为突出,其中的“大人”指的是天子。
5. 到清代,“大人”的称呼变得更加普遍,可以用来称呼四品以上的京官和外官司道以上的官员。然而,即使在这种用法中,也并不会称呼知县等基层官员为“大人”。
总的来说,“大人”一词在古代的含义多样,包括对长辈、上司、德高望重的人、王公贵族以及一定品级的官员的尊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