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有效指导对学生有什么好处

如题所述

(1)教师导在学生通读文章的整体感知过程中

通读是侧重读准字、词音,不加字、不漏字、不倒字,理解词义、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子的语气、停顿,理清层次,了解大意。通读课文在阅读教学全程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为阅读教学全程奠基,学生只有把课文读通了,才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探究、赏析、批判乃至感悟创造基本条件。学生只有在感知文章的整体之后,才能真正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语言特色、情感思想和文章的思想意义。这样的整体感知,从开始读文章时就要全方位地启动学生的感知系统,调动学生感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让学生自己了解跌宕起伏的情节,感悟喜怒哀乐的情绪,把握各具特色的语言。教师在这一阶段应以引导方法,激发兴趣为主要任务,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愿望,达到整体感知文章的目的。

A.辨析文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鲁迅先生也曾经讲过:“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这就是说,体裁往往界定了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因此,从辨别文体入手,即根据其特点和规律明确某一文体的基本结构模式,就可以迅速而准确地弄清文章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要点,强化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学生通读课文前,引导辨别文章的记叙类型,写事的文章,从事情的六个基本要素去把握基本内容;写人的文章一般通过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由此可见,不同的记叙类型选用相应的阅读理解方法,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B.提问法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提问引入是我经常采用的一种课文导入方式,学生带着一个怎样的问题去读课文是关键。我认为这一“问题”既能明确地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又能深入浅出、提纲挈领,学生通过认真的阅读能初步解答,提问的问题尽可能地做到新鲜、活泼,能引起学生读书的愿望和兴趣。如:《穷人》一课我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穷人的生活怎样?文中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后显然能看出穷人生活很穷,但毅然收养邻居的两个孤儿,由此穷人夫妇淳朴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跃然纸上。

C.点睛法(找中心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中心句是作者谋篇布局的“纲”,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而内容则是中心句的具体展开。所以,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学会把握中心句,找到了中心句,理解了中心句的意思,就能把握一段或全文的中心意思,也就掌握了理解复杂内容的金钥匙,快速有效地实现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如:《享受心安理得》一课,课文讲述的是在小镇、在学生公寓、在登山路上人人间互相提供方便,带来快乐的事,文章的最后一句正是揭示了这一中心。初读时让学生找中心句,感知主要内容。

D.概括法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概括是把一个个部分综合成整体,对事物的概貌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整体感知课文的根本。由于阅读是分段逐步进行的,所以,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和理解,最初是零散的、缺乏条理的,阅读过程中必须要有整理、提炼、概括,只有把最初分散的理解作适当的整理、提炼和正确的概括,才能达到对作品内容、作者意图和文章表现形式有个较完整、全面的理解,实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实践证明,在阅读课文时,我们只有认识到一篇完整的课文是由若干有意义、有联系的部分组成的,只有具有全方位的整体感知先导知识,才能有效地进行阅读,如果脱离了完整的意境,看不到作者的思路,尽管在字、词、句、段上狠下功夫,也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发现不了作品的内在美。

另外,通过对课题或课文内容产生疑问而质疑获得整体感知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2)教师导在学生品读文章的理解领悟过程中

品读是侧重在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品味语言的音韵美、意境美。是对文章的内容形式加以剖析、综合和判断的理解性的阅读。是学生在阅读中与作者、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灵对话过程。品读是让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它摒弃那种教师过多的包办代替式的“讲解分析”,还给学生足够的“读”和“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在“读”和“悟”上下功夫,阅读时除了要注意表现音色、音质、音量外,还要掌握抑扬顿挫和投入感情,进入角色、进入情境,在充分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悟”。学生在感知文章初步内容后,对于重点、难点内容、语言特色等,通过自由读、齐读、默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配乐读等形式多样的读去理解……但要真正起到“以读代讲”的作用,还要靠执教者的得法引导。教师要认真研究、正确而熟练地掌握引导方法。实践过程中初步探索出以下几种方法:

A.引读引导,感悟理解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设疑引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而且能打开学生思路的大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在课文重点处设疑引读,能有效地突出重点,让学生单刀直入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例如《詹天佑》一课的重点是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学时,教师可在这一重点处设疑引读:(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突出的贡献是什么?(2)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建筑京张铁路任务,又是怎样主持建筑京张铁路的呢?(3)京张铁路建成后有什么重大意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思考,既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主要词句,弄懂课文思想内容,读出詹天佑的爱国表现,又能理清课文脉络。在课文难点处设疑引读,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快速地理解关键词句和课文的深层意思。例如《穷人》一课的难点是: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回家抚养后为什么心里“忐忑不安”呢?围绕“忐忑不安”这个关键词语设疑引读:(1)桑娜家生活原本怎样?(2)桑娜在抱回孩子前是怎么想?从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什么样的人?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熟读深思,桑娜为什么“忐忑不安”的问题就解决了,难点突破了,桑娜的淳朴善良,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也清楚了。

B.读说同步,感悟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学生课文内容的阅读创设语言训练的环境,以语言实践活动来代替语言的繁琐讲解,这不仅得到语言表达训练的机会,而且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的神韵,积累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揭示中心。如:《 妈妈,我们要活下去!》,课题是文中十岁男孩对妈妈说的一句话,阅读5、6、7节,想象洛迪怎样(勇敢地、坚定地)对海伦说:“妈妈,坚持住!我们要活下去!”有感情地再读第六节,说一说“在黑暗的激流中,海伦被卷走了。她( )。洛迪( )地说:“妈妈,坚持住!我们要活下去!”这样,在洪水突然袭来的危难时刻,身体尚未复原的妈妈保护儿子,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年幼的儿子鼓励妈妈,同妈妈一起坚持着活下去的母爱子,子爱母的人间真情画面跃然而出。

C.语境创设,感悟理解

在学习课文时,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具有特点的言语情境,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去体察语言的意境、情感,以此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如:《学步》一文讲述了儿子小时候学步的故事,浓浓的爱子之情贯穿全文,可是五年级的学生如何能理解作者的情感,与之达到沟通共鸣呢?我请学生课前采访父母,了解自己小时候的学步故事。课上,我请学生选择与自己学步最相似的段落感情朗读,朗读交流时,班中一位不起眼的学生,因为从父母那儿了解到小时候也有学步摔跤的经历,至今脸颊上留有一条疤痕,那时,父母怕他睡觉时抓痛伤口,夜里轮流抱着他睡觉,他选择了读第五节,当他读到“铁栏杆撞在你的额头正中,戳出一道又深又长的口子……”时,如泣如诉作者的心痛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感动了周围的学生。

D.问题交流,感悟理解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总会遇到几个问题,问题的交流是加深理解,内化知识的过程,对于学生在阅读文章主要部分或重点段落后提出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的问题,要充分地利用课堂交流。如:《 穷人》一课,“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抱回家以后,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学生普遍不明白,感觉很矛盾。但这句正是人物崇高精神的集中体现。于是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桑娜抱孩子时“三次想”的句子和读一读桑娜贫困的现实的句子。学生一下子明白桑娜善良的本能告诉她“非这样做不可”,贫困的现实觉得这样做没有理由。

(3)教师导在学生熟读文章的欣赏积累过程中

熟读是一种读出韵文节奏、读出作者情感的阅读,它诵声于口,了然于心。积累是提高表达能力的物质基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说头脑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多了,随时随地可以脱口而出。课堂是积累语言的主阵地,小学生正是记忆的最佳期。积累语言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要求之一。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积累,绝不是“死记硬背”,倡导的是“活记乐背,主动积累”,熟读成诵,水到渠成。教师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读,形成积累。

A.充分阅读,自然积累

充分地读是有理解的、有体验的朗读,能传情达意的朗读,浸透着朗读者思索与情感的朗读,充分阅读同时又是要用足够的时间去读,读出韵文节奏、读出作者情感,使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沟通起来,学生逐渐习惯课文中的用词用语,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一篇文章、一个片段学生能字字响亮,没有误字、少字、倒字,文中语言文字滔滔不绝地自然流出,词句在肚子里生了“根”, 这些词句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古诗、名人名言的学习,教学中引导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运用引读、轻声读、边读边思等多种形式的读去阅读,达到积累的目的。

B.诵演结合,寓趣积累

一篇课文阅读完后,即根据文体的特点,可以通过讲故事、当小导游、演课本剧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既使学生享受到背诵的乐趣,受到了情感的、文化的、审美的熏陶,又使学生积累词句篇文。如果课文写的是故事、童话、寓言,就当演员演一演;课文是写人的,就开个座谈会,介绍一下人物的事迹;课文是叙事的,就开故事会;课文是写景的,就请小朋友当一次导游等,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有情趣,有效果。

从感知性的通读到理解性的品读,最后达到熟读积累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如何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我认为教师的“导”还应有目标 、有学法的引导。每一次的读,都要有明确的、不同的目标要求,紧扣教学目标进行“导”。无论“自读”、“导读”、“品读”、“熟读”中的哪一个环节。学生由于原有知识水平的差异,课堂总会出现节奏有的滞后、有的超前、发问、回答不到点子上的现象,这时就很需要教师“扶”一把,把学生“导”到课文中来,“导”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上来。语文教学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由教师教给学生的方法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上来。无论在哪一环节的学习中,教师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示范,引导归纳学习方法,揭示学习规律。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检测学生是否“学会”和“会学”,我运用课外读物上相匹配的课文,举一反三作为每一课学习后的作业,让学生去通过阅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把信息反馈给教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