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公是忠诚的代表

如题所述

东汉末年,刘氏皇室腐朽形现,官宦豪族日趋没落。颓废的社会经济,已无力支撑东汉王朝欲坠的宫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芸芸众生衣食难继,哀怨于途。趁黄巾起义余声,郡豪乡党,振臂而呼,啸聚山林;地方官吏,各怀异图,乘机揭竿而起,拥兵自重。大军阀董卓废少帝刘辩、立门童刘协、自任相国干政的窥鼎野心,犯天下之怒。由是关东群雄顿戈而起,引发了中国封建史上的第二次军事大割据。东汉朝廷这条破船在争鼎割据的狂涛浊浪中飘摇。激烈的夺权斗争,不仅加剧了社会动荡,也严重破坏了儒家建立的“大一统”纲常,极大地冲击了东汉社会成员文化心理结构前沿的道德屏藩,这对于忠于汉室以维护纲常为己任的关羽来说,是难以接受却又是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 关羽自幼喜读《春秋》,且能谙熟上口,自然深受儒家正统道德的熏陶,以忠事主、以义友朋、以礼立身、以勇建功的观念,支配并贯穿于他卓然于世的生平实践 汉灵帝光和二年 (公元179年),解梁里中恶少不义杀人,关羽抱打不平,愤然杀之。正是这次除恶扬善的义举,促成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于涿郡遇刘备、张飞,三人相知相敬,恩如兄弟,定交桃园,义结生死。金兰之盟,流誉于后。曹操围攻下邳,遣名将张辽劝关羽降曹。关羽为全刘备家室而与曹操相约三事,为此,关公斩颜良,解“白马之围”,义报“ 东君”厚遇。陈寿评论道:“关羽报效曹公……有国士之风。” ①及关羽离别曹营追随刘备,深为曹操感佩,故壮其德曰:“事君不忘本,义士也。”②时人谓“关羽与备,义为君臣”,③说明他们的君臣关系是以“友朋”为前提、以“兄弟”为纽带、以“忠君”为结果的道德规范行为。东晋史官裴松之赞道:“关羽勇而有义。” ④可见,三国时期关羽之“义”,已被认定为具有道德意义的高尚操守。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舍生而取义,可也。”圣人之“义”是儒家学说核心“仁”的道德成分,它旨在强化社会成员的是非感和正义感,而关羽之“义”则把儒家教义转化为具象的行为实践,这种实践又直接影响和推动着道德教义的传播,形成良性的社会教化。正是这种道德学说与行为实践的结合,才奠定了关公独具魅力的人格基调。 除却关公可参天地之义,还有他“刮骨眉不皱、疗毒笑谈中”的大丈夫气概,以及万人无敌的神勇和对先主刘备的耿耿精忠。关公集“忠义仁勇”于一身,是有史实根据的。 关羽“刮骨疗毒”之事并非小说家的虚构或粉饰,而是实实在在的史官之书,这与关羽“五谷遭围而不惧,沦于敌手而不屈,慷慨赴难而不苟”的凛然正气是一致的。 关羽从先主刘备于河北起兵,南征北战:讨董卓于中原,战吕布于虎牢,援公孙瓒于界桥,救孔融于许昌,拯陶谦于彭城,计杀徐州刺史车胄,斩颜良于白马阵前,夺五关,毙六将,攻樊城,淹七军,生擒于禁,决杀庞德,致使荆楚震憾,京师骚然,曹操欲挟献帝迁都以避关羽之锐。故曹操谋士程昱曰:“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诗人杨戏曾作《关张赞》:“关张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 中国煌煌大观的二十五史及种类繁多的野史稗乘中,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不可胜数,但“三教并尊”,天、神、人合一,且身后庙祀无垠的历史人物只有关羽,正所谓“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释称佛,儒称圣,道称天尊。” 在封建时代,“忠君”是“礼”的外在表现,而“礼”是“仁”的道德外境,是制度规范。关公的忠义实践不仅高扬了儒家学说的道德观念,也强调了它的社会价值,淳化了它的社会功能。关公神勇名震当代,也流誉于后。后世“以勇立功,以功扬名”的观念即源于对关公神勇的阐释。北魏孝文帝不仅倡关公忠义,还用关公以勇建功的精神鼓励部下。后世推崇关公忠义的实例不胜枚举。 孔子曰:“不知礼,无以立。”礼就是制度规范。动荡的社会,混乱的观念,需要“礼”去规范、去整肃。在三国激烈动荡的社会态势下,关羽的生平实践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道德行为,它体现了一种社会价值标准——高尚的德操,这也正符合儒家一贯倡导并追求的理想人格。关羽的人格,除了他的秉赋之外,还包括他与社会成员、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具有代表意义的人格价值特质——忠义仁勇,这就是他最为历代各阶层人士信服和敬慕的榜样力量所在。关羽的“忠义仁勇”获得了当时较为广泛的社会认同,由此也证明了儒家道德观念仍然是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