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萧郎是路人 出自哪哪首诗,全诗是什么

如题所述

《赠婢 》 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郊互相爱恋,后来婢女被卖给显贵于頔。崔郊念念不忘 ,思慕无已。一次寒食,婢女偶尔外出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婢》。想必那于頔也是性情中人,读到此诗,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于是传为诗坛佳话。

诗中最后两句很是经典,但崔郊何以自谓“萧郎”?若翻看《全唐诗》,便会发现,许多爱情诗中的女主人公所思慕的恋人都叫“萧郎”,唐以后的宋、清也都有这种用法,而唐以前则未见这种用法。那么,“萧郎”一词缘何被当作“情郎”来用?

一种说法缘于汉代刘向《列仙传》讲述的故事:“萧史者,秦穆公(嬴姓)时人也,善吹箫,能致白孔雀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日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后遂用“弄玉”泛指美女或仙女;用“萧史”借指情郎或佳偶,又称“萧郎”。

一种说法是,“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梁书·武帝纪上》:迁卫将军王检东阁祭酒,俭一见(萧衍),深相器异,谓卢江何宪曰:“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这个萧郎,就是梁武帝萧衍,南朝梁的建立者,风流多才,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后多以“萧郎”指代女子所爱恋的男子。

给我好评吧~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7
这句出自崔郊的《赠婢》全诗如下: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候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这是一个凄美的相爱却最终走不到一起的两个人的故事,第三句电视剧现在经常引用
第2个回答  2013-12-17
崔郊《赠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追问

大意是什么

追答

赠婢诗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候门一入深似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唐末范摅《云溪友议》载:唐元和年间,秀才崔郊与其姑母的一个婢女互生情愫,互相爱慕。但是后来婢女却被卖给了显贵于某。崔郊悲伤怅惘不已。一年寒食节,偶尔外出的婢女,邂逅了崔郊,崔郊百感交集,写下《赠婢诗》:“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候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诗人被夺取所爱的悲哀,我们不难体会。后来于某读到此诗,为崔郊的痴情所感动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一时传为美谈。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侯门”指权豪势要之家。“萧郎”是诗词中习用语,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此处是崔郊自谓。这两句没有将矛头明显指向造成他们分离隔绝的“侯门”,倒好象是说女子一进侯门便视自己为陌路之人了。但有了上联的铺垫,作者真正的讽意当然不难明白,之所以要这样写,一则切合“赠婢”的口吻,便于表达诗人哀怨痛苦的心情,更可以使全诗风格保持和谐一致,突出它含蓄蕴藉的特点。诗人从侯门“深如海”的形象比喻,从“一入”、“从此”两个关联词语所表达的语气中透露出来的深沉的绝望,比那种直露的抒情更哀感动人,也更能激起读者的同情。

追问

谢谢了

记得加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2-18
崔郊《赠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帮到你的话麻烦点击“好评”谢谢!】
第4个回答  2013-12-18
《赠婢》 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