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详细阐述‘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如题所述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如下:

1、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群众基础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继续,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和封建阶级旧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虽然这场运动范围局限于部分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但它启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对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正是如此,五四运动才能够成为一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为专制独裁政治服务的封建旧伦理道德。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反对迷信、盲从、武断、愚昧,树立起积极、进取和科学的精神。

新文化运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使人们更迫切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即将爆发的五四运动在思想上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3、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领导者和推动者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吴虞、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小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发动的。他们在当时虽然没有把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但鼓励青年学生与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划清界限,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阵营发生分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逐渐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因此,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领导者和推动者。

4、五四运动促使新文化运动发生质变

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被称为前期新文化运动,它提倡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和达尔的进化论。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虽然继续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但已经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主张以革命的行动,彻底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后发生了质变。

总之,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到来,是五四运动的前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17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和文化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为新文化运动做了行动上的基础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 (3)前期思想: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前期实质: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2)前期内容 (3)后期内容:宣传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 1.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历史必然性) 国际: ①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方向。 国内: ①北洋军阀政府卖国、独裁、混战。 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阶级条件)。 ③新文化运动中形成了一个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庞大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新文化运动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的宣传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思想条件)。 说明: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是必然的。革命爆发的基础在于中国内部正在发生的变化。中国人民不屈的探索与抗争及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结构的大变动,是爆发革命运动的内在因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使更多的中国人清醒,认识到必须寻求新的出路。而十月革命,恰好为在黑暗中苦斗的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 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主要因为: (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2)五四运动启发广大人民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因此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使更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并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4)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这样,五四运动后,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旧民主革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不同点: 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⑤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⑥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3.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彻底性表现: (1)反帝的根据: ①从斗争起因看:由山东问题引起,此问题是分赃的巴黎和会所导致的。 ②从斗争口号看:“外争国权”不承认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议。 (2)反封建的根据: ①从斗争目标看:开始时提出罢免卖国贼职务,工人参加后,进一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 ②从斗争口号看:“内除国贼”。 (3)彻底的根据:指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的斗争精神而言。 4.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新变化及原因 ★变化: ①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②政治上,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 ③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开来,思想战线上的斗争比较激烈,马克思主义吸引了众多的进步青年,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的主流。 ★原因: ①一战的爆发和战后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②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必然遭到中国人民的反抗。 ④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无产阶级斗争水平的提高。 5.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因素 (1)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迅速扩大,为实现革命转变打下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2)十月革命使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 (3)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无产阶级开始领导革命。 (5)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资产阶级的改良和共和国方案都行不通,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落到了无产阶级身上。 ★★最主要的因素:无产阶级的壮大和斗争的发展。 影响:这个转变是中国历史的进步,从此中国革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提出了正确的纲领,革命面貌焕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群众基础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继续,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和封建阶级旧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特权政治,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它在思想上反对封建旧道德,提倡资产阶级新道德观;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给封建主义以空前的沉重打击。虽然这场运动范围局限于部分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但它启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对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如此,五四运动才能够成为一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为专制独裁政治服务的封建旧伦理道德。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反对迷信、盲从、武断、愚昧,树立起积极、进取和科学的精神。蔡元培提倡的“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也无疑起到了保护进步学术思想,促进思想解放的作用。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受到革命胜利的鼓舞,开始认真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使运动发生了方向上的变化,由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运动。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使人们更迫切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即将爆发的五四运动在思想上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三、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领导者和推动者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吴虞、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小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发动的。他们在当时虽然没有把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但鼓励青年学生与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划清界限,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十月革命后,新文化阵营发生分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逐渐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因此,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领导者和推动者。 四、五四运动促使新文化运动发生质变 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被称为前期新文化运动,它提倡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和达尔的进化论。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虽然继续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但已经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主张以革命的行动,彻底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后发生了质变。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相比,前者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后者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前者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后者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前者目标是打破封建思想束缚,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后者是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反对北洋军阀卖国行径。前者提倡民主、科学,后者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思潮的主流,但具有局限性;后者具有广泛群众基础,促成了中国人民新觉醒,成为新民主主义开端。 总之,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到来,是五四运动的前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0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