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品及简介(包括作品体裁)

如题所述

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而且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狂人对封建势力作得象征性描绘,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狂从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本篇的艺术特色在于结构严谨,先是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心——提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小说经营谋篇,工于匠心。特色之二在于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划,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从而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小说的语言也极精炼简洁。作者刻画的酒店掌柜,小伙计,短衣裳帮顾客,孩子们,众多人物都是以简练几笔勾画出来,惟妙惟肖。孔乙己结结吧吧地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时,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窃书不能算偷”,将旧时代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余,令人叹服!
《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的剖析了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历史原因。本篇独具匠心的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写作手法。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轩亭口,这正是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牢卒和听客们愚妄的反应反射出来的;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们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阔人祝寿的馒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小说的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30
鲁迅旧体诗集注 Old Style Poetry
小说集《呐喊》 Outcry
《呐喊》自序,《呐喊》目录,狂人日记,孔乙己,药
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
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小说集《彷徨》 Wandering
祝福,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长明灯, 示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伤逝, 兄弟, 离婚
小说集《故事新编》 Old Stories Retold
序言,补天, 奔月, 理水, 采薇, 铸剑, 出关, 非攻, 起死
散文诗集《野草》 Wild Grass
散文集《朝花夕拾》 Dawn Blossoms Plucked at Dusk
简介,小引,狗·猫·鼠,阿长和山海经,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
杂文集《坟》 The Tomb
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看镜有感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杂亿, 论“他妈的!”, 论睁了眼看, 从胡须说到牙齿
坚壁清野主义, 寡妇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杂文集《热风》 Hot Wind
题记, 随感录二十五, 三十三,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随感录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随感录四十九, 五十三, 五十四, “来了”, 现在的屠杀者, 人心很古, “圣武”, 不满
恨恨而死,
“与幼者”, 有无相通, 暴君的臣民, 生命的路
智识即罪恶, 事实胜于雄辩, 估《学衡》, 为“俄国歌剧团”
无题, “以震其艰深”, 所谓“国学”, 儿歌的“反动”, “一是之学说”
不懂的音译 ,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望勿“纠正”,
即小见大
杂文集《华盖集》 Hua Gai
华盖集·题记
咬文嚼字
青年必读书
忽然想到
杂文集《二心集》 Two Hearts
杂文集《而已集》 Er Yi
杂文集《伪自由书》 Fake Free Book
杂文集《花边文学》 Huabian Literature
杂文集《准风月谈》 Wind and Moon
书信集《两地书》
鲁迅、许广平《两地书》未刊书信选登

--------------------------------------------------------------------------------

鲁迅传记 Biography
鲁迅与朱安, 许广平书简——致朱安, 宋庆龄促鲁迅医病的信
从鲁迅在北大当讲师说起, 蔡元培在纪念鲁迅的活动中
徐淦《访八道湾11号》, 倪墨炎《关于周作人二三事》
秋石《鲁迅与萧军》, 崔石岗《鲁迅和陈寅恪兄弟的交往》
曹震《鲁迅·凌叔华·『剽窃』案》
邓云乡《鲁迅先生稿费》, 耿庸《三十年代的稿费标准》, 元三《史量才的手是否发抖》
李国文《鲁迅的年终书账》, 漫画《阿Q正传》问世一段往事, 中国文协慰问病重的高尔基和鲁迅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鲁迅为“版税之权”对簿公堂, 黄乔生《周建人与他的两位哥哥》
范泉《邂逅鲁迅先生》, 姚锡佩《教育家的悲哀和骄傲——纪念许寿裳先生有感》, 倪墨炎《许广平在遭难前后》
杨海鹏《周令飞:被误读的爱情》
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俞芳《和鲁迅邻居》
王泉根《中国现代文坛的“谢本师”》
陈漱渝《阿Q的诞生》
阎晶明《鲁迅:吃了也不嘴软》
陈明远《鲁迅一生挣多少钱》
朱正《北京的“鲁编室”》
王晓明《鲁迅传》“序言”
冯奇《萧军萧红与鲁迅的初次会面》
吴中杰《周作人晚年心态》
王稼句《鲁迅的中文藏书》
张远山《从称谓开始的师生恋》
陈漱渝《鲁迅的婚恋——兼驳有关讹传谬说》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刘克敌《伟大而尴尬的“私奔”--鲁迅与许广平携手南下前后》
李美皆《朱安嫁鲁迅,幸耶不幸?》
古远清《鲁迅坚拒蒋介石拉拢》
周海婴新作披露内情鲜为人知
鲁迅醉打许广平
钱理群《曹聚仁与周作人》
杨建民《鲁迅扔出了谁做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30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
  长篇小说:《故乡》;
  散文诗集、杂文集:《野草》《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8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