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学些什么?

如题所述

前言
以下这些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数控技术的学习内容
1、机械设计基础
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选用通用机械传动装置和初步具有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解决机械技术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初步具有分析机构和选择传动方案的能力。 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初步具有分析简单机械和设计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2、工程材料及机制基础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熟悉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 具有确定零件加工方法和制订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 具有综合运用工艺知识,分析零件切削加工与装配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 熟悉常用的机械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具有选用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和改变材料性能方法的初步能力。 掌握主要热成形方法和板料冲压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熟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熟悉毛坏或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并具有设计抟坏或零件结构的初步能力
3、电子技术
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熟悉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线性与非线性应用、波形发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基本知识及D\\A与A\\D转换电路等基本知识。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对于模拟电子和数学电子的一些基本电路和应用电路具有建模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设计能力,对于典型电路及其基本电路要求会计算重要电子电路参数,实验课应重点偏向于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自己动手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及加深,计算能力,分析设计能力主要从考试及平时提问和作业来进行考核,实验则主要通过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及连线,实验结果的是否实现来考核。
4、可编程控制器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通用的自动控制装置,近来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 本门课程作为机电工程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PLC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及其简单的系统设计,为学生将来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养成对小型控制系统要达到会分析被控对象的运动规律的分析能力。 养成对小型控制系统要达到会选择可编程序控制器型号、外围设备及其相应的程序设计方法的设计能力。 养成能运用所学的可编程序控制器软、硬件知识,对类似机床进给、换刀等小型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
5、单片机与接口技术
了解微机组成与结构,熟悉并掌握微机指令系统和汇编程序编制方法。 熟悉扩展存储器、输入输出电路AD和DA等、接口电路的使用方法,具有分析、调试汇编程序和简单系统硬件能力。 使学生从应用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基本接口及其接口扩展方法。 使学生学习后具有单片机应用系统硬、软件的初步开发能力。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熟悉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基本特性。 掌握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上机调试过程。 掌握单片机中断工作方式及中断处理过程。 掌握单片机计数器/定时器各种工作方式及其应用程序设计。 掌握单片机内置接口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 掌握单片机存储器及I/O接口扩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方法。
6、数控机床及编程
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掌握典型的机械传动和控制数控机床运动的插补原理及刀具补偿运算。 了解数控编程的一般方法,熟悉数控编程指令,能对需要编程的机械零件进行必要的工艺分析和轨迹计算,能对典型的加工零件进行数控编程。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控编程的方法、了解数控技术在生产中的使用情况,并通过大量实践操作,使学生对数控机床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进入社会后能够迅速达到工厂、企事业单位用人要求。 能设计简单的数控装置或将一些旧设备改进为简易数控机床。

7、伺服系统与机床电气控制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必修专业课。 让学生初步了解机床电拖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简单的设计计算方法,提高分析与解读具体控制系统的能力,为全面掌握机床的控制和工作原理奠定基础。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掌握常用的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特点与分析方法。 了解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原理及特点。 掌握一阶、二阶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和稳态误差分析。 了解电器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位置控制方案,步进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驱动电路的结构特点。 了解直流电动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转速调节方法,以及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各种启动方法和特点。 了解机床电器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 掌握机床电器控制系统的常用元器件,基本控制环节,了解车床、铣床、钻床等常用机床的控制线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
了解和掌握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熟悉引起故障的多种原因。 掌握数控机床故障分析所需使用的常用设备仪器和常用手段及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熟悉典型数控系统参数调整方法。 初步掌握判断已损坏电路的能力。
9、《工程力学》
是机电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为专业设备的机械运动分析和强度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注重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能从简单机构或结构中选取隔离体,画出受力图。 能对构件进行静力分析,并能正确确定约束力。 能正确应用截面法确定内力,并绘制简单内力图,确定危险截面。 能分析和解决简单受力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问题。 对弯扭组合的圆轴,能画出其计算简图,并能正确进行强度计算。 了解常用材料在常温静载下的力学性能,破坏现象以及常用的测试方法。 了解点、刚体的简单运动规律,并能进行简单运算。 能应用动能定理和动静法分析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10、《电工技术》课程
该门课程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于电路基础知识常用电机以及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电工测量等理论知识掌握,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重要内容的合理性和系统性。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应使学生对于一般的交直流电路和磁路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计算能力,在异步电路动机的工作原理中对于电路于磁路之间的相互结用,应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建模能力,继电一接触器等构成的电气原理图中简单电路要求同学们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能够对于简单电气控制进行分析,在实验中增加动手能力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能力。
11、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
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它是科技工作者借以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分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制图、读图的基本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研究投影法(主要是投影法)的基本理论; 使学生对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法有初步了解; 培养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使学生对计算机绘图有初步的了解;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及认真负责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12、计算机绘图
计算机绘图部分,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技术,在本课程中应使每个学生对计算机绘图及其发展的意义的初步的了解,并基本掌握AutoCAD软件的二维绘图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有关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及尺寸标注的规定。 掌握视图选择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机件的各种常用表达方法和标注方法。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内容; 零件的常见工艺结构。 掌握零件的测绘方法,典型零件的画法及标注方法。 熟练掌握螺纹紧固件连接装配图的画法及规定标记。 了解齿轮等常用件的规定囝法和标注。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零件的编号方法及明细表的画法。 掌握AutoCAD软件绘图的基本方法。
13、《液压气动技术基础》
本课程为机电一体化专业人员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工程技术人员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机类技术人员可获得必要的液压传动基础知识,熟悉液压控制阀的特点,对简单的液压回路具有设计能力。
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具有设计简单液压系统的能力; 具有分析典型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的能力; 具有正确使用液压控制阀的能力。 掌握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掌握流体传动概念。 重点掌握液压泵及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重点掌握单向阀、液控单向阀的导通原理掌握常用基本回路。 了解气动元件。
14、工程检测技术
《工程检测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强调动态测试中构成信号流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手段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正确地选用测试装置和初步掌握进行动态测试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基本掌握测试系统静态、动态特性的描述方法和理想测试系统的条件。 基本掌握常用传感器、信号的中间转换和显示记录的原理,并能够校正确地选用测试系统进行测试工作。 能够对测试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对测试信号进行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幅值域分析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从事数控加工、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要求学生能在生产现场从事产品制造、开发工作,或在技术部门从事工艺、管理工作。 主要培养学生数控编程、加工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及其它数控设备的操作维修、维护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并能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数控工艺员技术等级证书,车钳工等级证书。
主干课程设置:
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电子基础,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和系统,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CAD/CAM技术,机床夹具,数控机床维修技术。 AUTOCAD平面绘图,MASTERCAM三维设计,PRO/E实体造型。 以及金工实训,车钳工实训,数控车实训 。
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珠三角外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操作、销售、工艺、设备维护等部门,主要培养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数控编程工艺人员、数控设备维修人员、数控设备营销人员。 此外还能从事CAD/CAM软件应用,数控系统或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工作,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以及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
福利:工博会50元票免费领
文章来源:鸿奥精密
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后台小编联系,平台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注明本公司原创内容,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6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学习内容包括:1、机械方面: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数控编程技术,autoCAD,Mastercam软件,C++。2、电工方面:可编程控制器PLC,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数字电路,电工电子。3、实习课程:电力拖动,PLC,单片机,钳工,普通车、铣、刨床,数控车、铣,加工中心。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制造业及各使用机电设备行业、水电站、电力部门及厂矿企业从事机电设备技术改造,数控加工设备的编程、使用和维护,机电设备的安装及调试,机电设备的微机监控以及机电设备的运行、检修及维护等工作。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16
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设备控制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测试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CAD实训、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实训、机床电器控制实训、数控加工实训、液压与气动实训、金工
实习
电工电子实习。
毕业
实习(设计)等课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掌握必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
计算机
应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掌握机械加工过程的基础理论、生产工艺和操作技能。熟练使用AutoCAD等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各种产品装配图和零件图;能熟练地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操作普通数控机床加工工件,具有安装、调试、使用普通数控机床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解决专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初步能力。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的能力。具备工科
大学生
所需的分析计算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以及较好的外语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和技术管理
工作
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领域广泛,就业岗位群大,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应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设备的运行、维修、安装、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改造以及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工装设计与实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等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含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属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推动了当前制造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是产品向高、精、快迅速迈进,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由于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加上传统企业面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国内急需大量先进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毕业生
就业前景很好,而且待遇也高。毕业生主要在各行政、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机械、电气工程、常用电器的维修、安装与调试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
证书
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6-24
1.机械方面: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数控编程技术,autoCAD,Mastercam软件,C++。
2.电工方面:可编程控制器PLC,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数字电路,电工电子。
3.实习课程:电力拖动,PLC,单片机,钳工,普通车、铣、刨床,数控车、铣,加工中心。
4.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制造业及各使用机电设备行业、水电站、电力部门及厂矿企业从事机电设备技术改造,数控加工设备的编程、使用和维护,机电设备的安装及调试,机电设备的微机监控以及机电设备的运行、检修及维护等工作。
第4个回答  2022-03-16
前言
以下这些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数控技术的学习内容
1、机械设计基础
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选用通用机械传动装置和初步具有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解决机械技术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初步具有分析机构和选择传动方案的能力。 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初步具有分析简单机械和设计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2、工程材料及机制基础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熟悉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 具有确定零件加工方法和制订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 具有综合运用工艺知识,分析零件切削加工与装配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 熟悉常用的机械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具有选用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和改变材料性能方法的初步能力。 掌握主要热成形方法和板料冲压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熟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熟悉毛坏或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并具有设计抟坏或零件结构的初步能力
3、电子技术
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熟悉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线性与非线性应用、波形发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基本知识及D\\A与A\\D转换电路等基本知识。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对于模拟电子和数学电子的一些基本电路和应用电路具有建模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设计能力,对于典型电路及其基本电路要求会计算重要电子电路参数,实验课应重点偏向于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自己动手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及加深,计算能力,分析设计能力主要从考试及平时提问和作业来进行考核,实验则主要通过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及连线,实验结果的是否实现来考核。
4、可编程控制器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通用的自动控制装置,近来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 本门课程作为机电工程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PLC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及其简单的系统设计,为学生将来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养成对小型控制系统要达到会分析被控对象的运动规律的分析能力。 养成对小型控制系统要达到会选择可编程序控制器型号、外围设备及其相应的程序设计方法的设计能力。 养成能运用所学的可编程序控制器软、硬件知识,对类似机床进给、换刀等小型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
5、单片机与接口技术
了解微机组成与结构,熟悉并掌握微机指令系统和汇编程序编制方法。 熟悉扩展存储器、输入输出电路AD和DA等、接口电路的使用方法,具有分析、调试汇编程序和简单系统硬件能力。 使学生从应用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基本接口及其接口扩展方法。 使学生学习后具有单片机应用系统硬、软件的初步开发能力。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熟悉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基本特性。 掌握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上机调试过程。 掌握单片机中断工作方式及中断处理过程。 掌握单片机计数器/定时器各种工作方式及其应用程序设计。 掌握单片机内置接口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 掌握单片机存储器及I/O接口扩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方法。
6、数控机床及编程
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掌握典型的机械传动和控制数控机床运动的插补原理及刀具补偿运算。 了解数控编程的一般方法,熟悉数控编程指令,能对需要编程的机械零件进行必要的工艺分析和轨迹计算,能对典型的加工零件进行数控编程。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控编程的方法、了解数控技术在生产中的使用情况,并通过大量实践操作,使学生对数控机床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进入社会后能够迅速达到工厂、企事业单位用人要求。 能设计简单的数控装置或将一些旧设备改进为简易数控机床。

7、伺服系统与机床电气控制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必修专业课。 让学生初步了解机床电拖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简单的设计计算方法,提高分析与解读具体控制系统的能力,为全面掌握机床的控制和工作原理奠定基础。
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掌握常用的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特点与分析方法。 了解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原理及特点。 掌握一阶、二阶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和稳态误差分析。 了解电器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位置控制方案,步进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驱动电路的结构特点。 了解直流电动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转速调节方法,以及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各种启动方法和特点。 了解机床电器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 掌握机床电器控制系统的常用元器件,基本控制环节,了解车床、铣床、钻床等常用机床的控制线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
了解和掌握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熟悉引起故障的多种原因。 掌握数控机床故障分析所需使用的常用设备仪器和常用手段及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熟悉典型数控系统参数调整方法。 初步掌握判断已损坏电路的能力。
9、《工程力学》
是机电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为专业设备的机械运动分析和强度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注重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能从简单机构或结构中选取隔离体,画出受力图。 能对构件进行静力分析,并能正确确定约束力。 能正确应用截面法确定内力,并绘制简单内力图,确定危险截面。 能分析和解决简单受力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问题。 对弯扭组合的圆轴,能画出其计算简图,并能正确进行强度计算。 了解常用材料在常温静载下的力学性能,破坏现象以及常用的测试方法。 了解点、刚体的简单运动规律,并能进行简单运算。 能应用动能定理和动静法分析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10、《电工技术》课程
该门课程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于电路基础知识常用电机以及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电工测量等理论知识掌握,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重要内容的合理性和系统性。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应使学生对于一般的交直流电路和磁路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计算能力,在异步电路动机的工作原理中对于电路于磁路之间的相互结用,应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建模能力,继电一接触器等构成的电气原理图中简单电路要求同学们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能够对于简单电气控制进行分析,在实验中增加动手能力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能力。
11、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
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它是科技工作者借以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分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制图、读图的基本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研究投影法(主要是投影法)的基本理论; 使学生对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法有初步了解; 培养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使学生对计算机绘图有初步的了解;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及认真负责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12、计算机绘图
计算机绘图部分,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技术,在本课程中应使每个学生对计算机绘图及其发展的意义的初步的了解,并基本掌握AutoCAD软件的二维绘图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有关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及尺寸标注的规定。 掌握视图选择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机件的各种常用表达方法和标注方法。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内容; 零件的常见工艺结构。 掌握零件的测绘方法,典型零件的画法及标注方法。 熟练掌握螺纹紧固件连接装配图的画法及规定标记。 了解齿轮等常用件的规定囝法和标注。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零件的编号方法及明细表的画法。 掌握AutoCAD软件绘图的基本方法。
13、《液压气动技术基础》
本课程为机电一体化专业人员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工程技术人员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机类技术人员可获得必要的液压传动基础知识,熟悉液压控制阀的特点,对简单的液压回路具有设计能力。
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具有设计简单液压系统的能力; 具有分析典型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的能力; 具有正确使用液压控制阀的能力。 掌握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掌握流体传动概念。 重点掌握液压泵及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重点掌握单向阀、液控单向阀的导通原理掌握常用基本回路。 了解气动元件。
14、工程检测技术
《工程检测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强调动态测试中构成信号流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手段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正确地选用测试装置和初步掌握进行动态测试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基本掌握测试系统静态、动态特性的描述方法和理想测试系统的条件。 基本掌握常用传感器、信号的中间转换和显示记录的原理,并能够校正确地选用测试系统进行测试工作。 能够对测试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对测试信号进行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幅值域分析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从事数控加工、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要求学生能在生产现场从事产品制造、开发工作,或在技术部门从事工艺、管理工作。 主要培养学生数控编程、加工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及其它数控设备的操作维修、维护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并能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数控工艺员技术等级证书,车钳工等级证书。
主干课程设置:
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电子基础,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和系统,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CAD/CAM技术,机床夹具,数控机床维修技术。 AUTOCAD平面绘图,MASTERCAM三维设计,PRO/E实体造型。 以及金工实训,车钳工实训,数控车实训 。
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珠三角外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操作、销售、工艺、设备维护等部门,主要培养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数控编程工艺人员、数控设备维修人员、数控设备营销人员。 此外还能从事CAD/CAM软件应用,数控系统或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工作,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以及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
福利:工博会50元票免费领
文章来源:鸿奥精密
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后台小编联系,平台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注明本公司原创内容,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