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行书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孙过庭《书谱》云:“趋变适时,行书为要。”前贤所论言简意赅,行书具有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双重品格,是使用率最高的书体。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应该具备自如地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行书的能力。具体来,行书的结构特点如下。

大小相兼

具体是指每个字在书写过程中应呈现出大小不同的特点,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开合收放

每一笔画的收放不同,可以使每一个字形成不同的体态,甚至可以影响一幅书法作品的美感。因此行书在书写时,要求每一个字各个部分要有收有放,有轻重对比,以形成一种强烈的起伏感,从而增强字的艺术效果。

疏密虚实

行书也应遵循楷书的书写原则,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 框进去的留白越少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少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局部草化 

般来讲,行书的书写速度比楷书要快,同时讲求气势流畅、连贯。因此,往往会有意将一个字中的某一笔画或某一部分省略或改变,使一个字中的某一笔画或某一部分的写法近似于草书,而其余笔画或其余部分则大体上保持不变。

欹正相生

般来讲,行书的每一个字都有一定的倾斜度,从而体出字的生机和活力。从前人的优秀行书作品中也可以看出,行书已经完全摆脱了楷书对字体要平稳、方正的要求,而写得倾侧偏斜,显得体态飘逸。

参差错落

如果一幅作品中的所有文字始终都写成一样大小的话,就会显得呆板,从而少了意趣和生动性。因此,在一幅行书作品中,大小不同的字往往有着不同的形态,从而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感觉。

浓淡相融 

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重适宜,浓淡相间,会使整幅书法作品显示出行书特有的气势、韵味和意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6
行书在结构上有很大的伸缩性,结构特点大致有三:一、以楷为本,以草为神。行书的结构形态,一般与楷书相距不远,虽然在笔画上有增有减,但不像草书那样变得不易识别。行书讲究运笔轻松、便捷,线条追求畅快、动感。它通过点画间的游丝映带,组成结构上不可或缺的部分,从而使点画上下联结,结构茂密充实,产生行云流水般的神韵。二、点画跳跃,变化多姿。行书的点画虽不及草书纵逸,但跳跃跌宕,自由舒卷,较楷书生动。行书的点画,忌平行、忌雷同,笔法、笔势均有不同,贵能通变。三、欹正相合,协调和谐。行书的结构富有灵动、多变、圆活、流便的特点,讲究气韵生动。行书的贯气之法分为二类:一是通过用笔的变化;二是通过结构的变化。前者称为“笔势”,后者称为“体势”。结构或“左右参差”,或“欹正取势”,或“疏密开合”,似乎局部不稳,但险中求稳,整体上是协调和谐、神韵充盈的。
第2个回答  2021-01-26
以楷书为根本,以草书为神韵,行书的点画没有草书飘逸,但起伏跌宕,比楷书生动。行书的点画,不可平行、不可雷同,笔法、笔势都有所不同,可以通变。
第3个回答  2021-01-27
行书在书写上流畅,而且字体比较有节奏感,迅速地记录思想。行书书写速度比较快,特点是附勾增多映带妙用。行书与楷书的字体有点相似。
第4个回答  2021-01-25
行书用笔的特点分别是变化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以勾、调、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