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经历过哪些职场道德绑架行为?

如题所述

虽然我还没有走进职场 但是在电视剧和周边人的生活中,也看到了很多的道德绑架行为的出现。
1、捆绑认知型:“你那么优秀,就该多做”

电视剧《平凡的荣耀》当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吴恪之作为下属,多次明确表示拒绝接某个项目,而他的死对头曲忠辉则不停以“下一期基金能不能签下来,就全靠你了。”为由,“理直气壮”地强迫吴恪之去接受这个项目。

直接导致吴恪之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似乎自己再拒绝,便会直接导致项目的失败。但事实上,即便项目谈成功了,他也无法保证升职、加薪。相反,如果失败了,还要背锅。

这也是职场中最为常见的“道德绑架”套路,为了满足自己的价值观,强行捆绑对方认知。想要say no?你对得起同事吗?对得起领导吗?对得起公司吗?

2、品头论足型:“所有非本职工作,都是不务正业”

前段时间,四川通江的李老师,在节假日期间兼职送外卖,以补贴家用。结果被报道后,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呼吁开除这个不务正业、只想着赚钱的老师,以儆效尤。

在舆论的重压下,李老师不得不主动辞职。

常言道:杀人诛心。舆论也是一样,舌头底下压死人。不难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不断拔高对他人的要求,以“圣人”的标准对每一个职位进行评判审视。

虽然工作是“神圣”的,但组成这个群体的,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因此,工作当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毋庸置疑,但动辄对他人进行“品头论足”的道德绑架则大可不必。

3、管理手段型:“你那么优秀,以后机会多得是”

朋友小李工作很出色,但每年的优秀员工评定却从没给过她。领导总对她说:“你还年轻,又这么优秀,机会多的是,你说是吧。”让小李到嘴的抱怨话,只能生生咽下去。

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地方,道德绑架似乎已经成为许多职场者的一种管理手段。

先把责任推卸干净,再以道德绑架的方式敲打、批评下属,进而显得自己顾全大局。至于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则早已抛在云外。

4、借花献佛型:“咱们AA,不该老板请吃饭”

网上看过这样一则事例:公司老板请客聚餐,放言:大家今天随便吃喝。

最后结账的时候1500元,老板刚准备掏钱,一位老员工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怒斥:“咱们怎么能让领导买单。”这顿饭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聚餐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而这种“借花献佛”型道德绑架的路数,看似低级,但如果不是老板强行坚持自己掏钱的话,员工几乎没有反驳之力。总不能当着所有的人说:“吃饭前老板说了请我们吃饭,凭什么现在要我们掏钱?”

这样的话,这个聚餐算是彻底黄了,员工也承担不起让老板下不来台的责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01

无论是职场还是社会都存在这么一个事情,那就是道德绑架,这个东西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这种东西在职场也是一种害群之马,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事情。

职场上的道德绑架可能没有那么明细但是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你就中了别人的圈套。


最常被道德绑架的无疑就是年轻人,现在很多年轻人进入公司之后都会被各种方式提醒年轻人得多干点。这个多干大多情况下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但是架不住数量多啊。我想肯定有很多人遇到过这事情,例如,垃圾没及时清理,部门领导就大发脾气,对着新来的员工发飙。

大致意思就是年轻人要多主动做事等等。
这些东西明明有专门的人去负责但是很多时候上司都会扔给年轻人,美其名曰地说年轻人就是要多干,多培养自己,多锻炼自己,吃亏是福!这些就是职场中的道德绑架。
还有就是同事把分配的任务甩给新员工,这也是一种常见的道德的绑架,这还算好, 过分的是让别的同事帮,帮着帮着事情就甩出去了。然后事情做好了,功劳是别人的,没做好还得背锅。
接着就是鼓动形的,大家可能很少看见这样的情况,但是这个情况确实是有的,一些人看着XX的能力很强而且是新人就想方设法地把一些东西安排给XX做,原因是自己做不好,XX做得更好,也许对方一时没反应过来,但是,一但时间一长帮他就是理所应当的甚至还会有其他人也理所应当的把事情安排过来。

结果呢看到情况不对的新人马上反应过来了开始拒绝了。好了,这就会让人觉得这个人无情无义,不负责任,但是没人会想到这些事情原本就不是新人该做的

。大家都就是这么一个思维既然他帮了那么久这个事情就给他在做了,他不做就是不负责任。

最后就是辞职的问题,特别是老员工,道德绑架极为严重,在一些老板看来,培养你了你就该为公司干到死,你跳槽就是忘恩负义。

第2个回答  2022-04-01

1、捆绑认知型:“你那么优秀,就该多做”
电视剧《平凡的荣耀》当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吴恪之作为下属,多次明确表示拒绝接某个项目,而他的死对头曲忠辉则不停以“下一期基金能不能签下来,就全靠你了。”为由,“理直气壮”地强迫吴恪之去接受这个项目。
直接导致吴恪之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似乎自己再拒绝,便会直接导致项目的失败。但事实上,即便项目谈成功了,他也无法保证升职、加薪。相反,如果失败了,还要背锅。
这也是职场中最为常见的“道德绑架”套路,为了满足自己的价值观,强行捆绑对方认知。想要say no?你对得起同事吗?对得起领导吗?对得起公司吗?


2、品头论足型:“所有非本职工作,都是不务正业”
前段时间,四川通江的李老师,在节假日期间兼职送外卖,以补贴家用。结果被报道后,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呼吁开除这个不务正业、只想着赚钱的老师,以儆效尤。
在舆论的重压下,李老师不得不主动辞职。
常言道:杀人诛心。舆论也是一样,舌头底下压死人。不难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不断拔高对他人的要求,以“圣人”的标准对每一个职位进行评判审视。
虽然工作是“神圣”的,但组成这个群体的,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因此,工作当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毋庸置疑,但动辄对他人进行“品头论足”的道德绑架则大可不必。

3、管理手段型:“你那么优秀,以后机会多得是”
朋友小李工作很出色,但每年的优秀员工评定却从没给过她。领导总对她说:“你还年轻,又这么优秀,机会多的是,你说是吧。”让小李到嘴的抱怨话,只能生生咽下去。
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地方,道德绑架似乎已经成为许多职场者的一种管理手段。
先把责任推卸干净,再以道德绑架的方式敲打、批评下属,进而显得自己顾全大局。至于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则早已抛在云外。


4、借花献佛型:“咱们AA,不该老板请吃饭”
网上看过这样一则事例:公司老板请客聚餐,放言:大家今天随便吃喝。
最后结账的时候1500元,老板刚准备掏钱,一位老员工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怒斥:“咱们怎么能让领导买单。”这顿饭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聚餐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而这种“借花献佛”型道德绑架的路数,看似低级,但如果不是老板强行坚持自己掏钱的话,员工几乎没有反驳之力。总不能当着所有的人说:“吃饭前老板说了请我们吃饭,凭什么现在要我们掏钱?”
这样的话,这个聚餐算是彻底黄了,员工也承担不起让老板下不来台的责任。

第3个回答  2022-04-01

职场道德绑架主要来源于三个层面:企业层面、领导层面、员工层面。我们将对这三个层面的道德绑架分别进行讨论,以探寻规避和治理其负面影响的方法。

面试问题

从企业角度出发,显性的角色压力和隐性的政治氛围催生了道德绑架,把员工从“好士兵”变成了“好演员”。

礼仪

有学者认为,由于企业经常通过组织规范、典范故事、工作要求等方式鼓励员工表现出更多的道德行为,这会给员工造成角色压力,降低其主动从事道德行为的意愿。而由角色压力催生的“角色困境”更是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等。

面试网

如今不少企业针对新进员工实行了“导师制”管理模式,资历较深的员工给资历浅的员工当“导师”,手把手教授技能,还要及时了解思想情况。“导师”的自我角色认知和角色定位过程因此受到阻碍和干扰,以至于他们的工作常常在量的维度上成为“无底洞”,在质的维度上成为“良心活”,“导师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一个奇怪的“角色困境”之中。

求职面试

员工的行为是被其个人目标和需求驱动的。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不是所有员工都愿意做个“好士兵”,面对来自领导的强制行为、办公室政治行为、组织的强制氛围等诸多压力时,很多员工有能力、有动机做个“好演员”。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下,人是企业最核心的力量来源,而积极主动的人更是企业蓬勃发展的决定因素。如何把“好演员”变回“好士兵”,需要企业切实规范工作设计,塑造健康氛围,倡导公平竞争。

企业内部的道德绑架现象多数围绕着领导者与员工展开。从现实意义来讲,我国是高集体主义和大权力距离的文化背景,领导和员工在权力和地位等方面存在极大的不对等性,尤其是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领导者更是主宰了员工的职业发展命运。因此,当拥有职位或权力优势的领导对比较没有权力的员工使用强制策略让其展现超越职责范围外的行为,比如加班等,员工不敢也不能说“不”。

有研究证明,当领导表现出辱虐、剥削等破坏性领导行为,以及期望、压制等压力性领导行为时,员工的额外努力会被激发出来,而且有助于消除抵触情绪,但成效却往往会伴随着消极的后果——员工在未来主动为集体奉献的意愿将受到严重影响。

以上种种均可被归为领导者施加的显性道德绑架范畴,而领导者对员工施加的隐性的道德绑架需要靠员工的个人感知来加工和实现。比如,在企业攻坚阶段,领导者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刻意表现出带领员工加班、减薪等行为,或者在大灾难面前,领导身先士卒带头捐款等。诸如此类的领导行为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任何人公开号召,但是却在领导者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磁场”,员工感知到了领导者的“期望”,从而基于不同的原因参与其中。这个过程中,员工是否有压力,是否感觉到被绑架完全依赖于员工个人的感知。

正是因为领导者掌握着员工晋升的资源,员工对领导者的态度和言行才会格外在乎。无论是领导者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道德绑架,领导者能否从企业发展和员工进步的角度出发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能否规避和治理道德绑架的关键问题。领导者恩威并施的领导风格、兼容并举的领导行为、内外兼修的领导修养是员工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

求职面试

员工个体特征反映个体的内部过程,其价值取向影响了他如何思考和行动,从而决定了是否会把自己置于道德绑架中。企业和领导的压力是客观的外部压力,员工给自己的压力则是主观的内部压力。

有的员工的价值观是中庸取向。这一类组织成员非常依赖于外部情境并随之改变行为准则。在面对道德绑架的时候,他们不太会唱反调,即使委屈自己也会默默接受。塑造个人良好形象、维护同事之间和谐,这些固然是个人职业发展必备的能力,而且有的员工与生俱来的个体特质决定了其善于逢迎、乐于逢迎。但是,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竞争日益激烈,员工的职业发展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无愧于心、无愧于人的前提下,员工是否参与道德绑架也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不要穿着道德的华丽外衣去做不道德的事情。

求职信息

道德绑架,这个次本身就是充满矛盾的。道德本身不具有任何“强制性和规范性”,所以人们拥有选择的自由。但道德绑架却带有极大的强制性,失去了真善美的特征。

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员工的幸福感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道德绑架的存在无疑会影响员工的态度,进而影响其行为。既然道德的存在在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与精神发展,是一种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那么,只有让其真正发挥真性情,才有可能激发员工更多的热情和创造力,也才可能凝聚更多员工心底的力量,真正实现“挟道德以甲天下”。

第4个回答  2022-04-01

职场上的道德绑架可能没有那么明细但是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你就中了别人的圈套。
最常被道德绑架的无疑就是年轻人,现在很多年轻人进入公司之后都会被各种方式提醒年轻人得多干点。这个多干大多情况下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但是架不住数量多啊。我想肯定有很多人遇到过这事情,例如,垃圾没及时清理,部门领导就大发脾气,对着新来的员工发飙。大致意思就是年轻人要多主动做事等等。
这些东西明明有专门的人去负责但是很多时候上司都会扔给年轻人,美其名曰地说年轻人就是要多干,多培养自己,多锻炼自己,吃亏是福!这些就是职场中的道德绑架。
还有就是同事把分配的任务甩给新员工,这也是一种常见的道德的绑架,这还算好, 过分的是让别的同事帮,帮着帮着事情就甩出去了。然后事情做好了,功劳是别人的,没做好还得背锅。
接着就是鼓动形的,大家可能很少看见这样的情况,但是这个情况确实是有的,一些人看着XX的能力很强而且是新人就想方设法地把一些东西安排给XX做,原因是自己做不好,XX做得更好,也许对方一时没反应过来,但是,一但时间一长帮他就是理所应当的甚至还会有其他人也理所应当的把事情安排过来。结果呢看到情况不对的新人马上反应过来了开始拒绝了。好了,这就会让人觉得这个人无情无义,不负责任,但是没人会想到这些事情原本就不是新人该做的。大家都就是这么一个思维既然他帮了那么久这个事情就给他在做了,他不做就是不负责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