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9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0
沩山,忘不掉的是你!

野氓

回到家里了,心还在沩山。

沩山古窑 ,静卧在沩山村葱郁的青山脚下,小桥流水的月形湾内。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早已戴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桂冠,惹得游人流连忘返。

《醴陵县志》关于沩山古窑的记载,散发着瓷泥的古老的气息。瓷窑中的烈火反复锻炼,沉淀出沩山瓷业的久远和厚重,沩山成为醴陵瓷业的发源地。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的扁豆双禽花瓶,就从沩山古窑中,烧到了醴陵县城,伴着失望和希望,一次次烧制,最后在展览中脱颖而出。2009年,考古专家在沩山村深山老林中,惊喜地发现了宋代瓷窑,还有大量的瓷器,更让沩山古窑身价倍增。

古窑是沩山瓷业的领衔主演,历经沧桑而表情平静。每一块青砖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炉门都有一个情结,窑炉前,一代代人装窑、点火、烧制、出窑,仪式简朴而隆重,劳累中有笑声,汗水中有梦想。

据史料记载,沩山鼎盛时期,瓷厂达八十多家,一家瓷厂就有一座瓷窑,每一座瓷窑就是一个小钱庄。沩山人有钱,牛到沩山人不吃隔夜米,必须吃当天碾出来的新鲜米。引得商贾熙来攘往,沩山那时有“小南京”的美称。

离古窑后门二十米左右,山脚下有一个 石洞 。当年,点炮炸顽石,凿洞挖 瓷 泥 ,沿泥脉掘进,泥脉有多长,洞就有多深。泥脉走向哪里,洞就挖到哪里。主洞三百多米深,到山的另一头有一个出口。洞口在这头,洞尾在那头。支洞有几十米深的,有一百多米深的。洞内,冬天一团热气,夏天一股凉风,成薄雾状轻柔地飘拂至洞口。原生态的清澈甘甜的矿泉水,汩汩流出,长年不断。洞旁,依山傍洞有土墙老屋,名“石洞人家”,贴红纸黑字对联,“传奇石洞生百福,积善人家纳千祥”。主人待来观看石洞者,不管熟悉与否,一律满面微笑,一杯清泉热茶相待,一如对联所言,透着山里人的质朴和善意。这样的石洞,当年就是瓷厂的生命线。如今在满是茅草荆棘的山岭边,不经意间就能发现一个。

古窑前面,坚石之上,耸立着一座 沩山古塔 ,塔高六级,取六六顺利之意。古塔挺拔雄伟,正气凛然,稳镇山水,保佑沩山瓷业兴旺和顺畅,保佑沩山人一生平安,见证了沩山昨日的历史和今天的山水。沩山遭磨难后再生,宝塔经风雨后重修,这是沩山古塔的子塔。在子塔旁边的小路上,砌着一座高近三米的古塔,呈四棱锥状,是沩山古塔的母塔,全用青石块垒成,苍老沉稳,似一位慈祥的老母亲守望在儿子的身边,提醒儿子时刻不忘自己的守护职责。像这种子母塔建塔的风格,在醴陵境内别无二处。

一座古庙雄踞在沩山村的竹山坪,号称 “古洞天” 。据古籍记载,天下有三十六洞天,此处名列第十三位,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尉迟恭监修古洞天。后来高僧鉴真东渡前,就在此处受戒。皇恩浩荡,高僧论道,明烛照天,香烟袅袅,香客跪拜,红檀撞钟,响彻山谷。每年的九月十九日起,连续七天,各路高僧云集此处,包括日本、泰国、韩国、缅甸等国,敬神者络绎不绝。空旷的磨石大坪里,可一次容纳两千僧人布道谈经。古洞天原占地面积三千多亩,建筑面积四千多平米。如今的古洞天,历经劫难后重建,红墙黑瓦,灯火重明,庄严肃穆,钟声悠然。虽没有昔日的辉煌,但可洞见佛教文化的深邃,让人有无限的感慨和遐想。雍正七年,善男信女中的广东人廖仲威,向沩山寺僧智慧赁山制瓷,并邀来同乡技工20余人设厂制瓷,沩山瓷业翻开了新的一页。也许,没有古洞天,沩山的瓷业可能起步会更晚一些。

这个僻静的山村,还刻着 红色的印记 ,留下了地下党当年战斗的足迹。当年,沩山有那么多瓷厂,有那么多的工人;有那么土地和山岭,有那么多农民;瓷厂和古洞天,引来那么多香客和生意人。因此,这里也成了地下党和国民党斗争的一个焦点。耿在孝(耿飚将军的弟弟)根据湘潭游击队的指示,到沩山开展地下活动,与国民党斗争。在现在的古洞天庙对面的河边,残存的土屋,原先是两层高的楼房,耿在孝从河对面,撑一根竹篙,跃过几丈宽湍急的河流,飞身上晒楼,智勇斗恶霸。为了不连累当地老百姓,他不回家,把游击队的指挥部设在沩山村的葡萄坳。在月形湾组的红线冲,有一个五人堆,那是国民党秘密枪杀共产党的地方,这里至今长眠着五个无名烈士的英灵。

到了沩山,若错过这里的 山水乐趣 ,必是一大遗憾。小河里,可以摸憨呆而肥美的红鳍鱼,可以在石头下翻小螃蟹,背着黑壳,举着双钳,横行无忌,可以扯一把香嫩的旱芹,可以随意拔起野生的香芋。满目青山,那里是野生美食的世界,板栗、毛栗、柿子、山楂、野草莓、山枣、猕猴桃,知道名称的,喊不出名字的,漫山遍岭。山上到处是古瓷的碎片,可以在此淘宝,运气好可以找到一只缺口的清代、民国或建国后的青花瓷碗,一只完整的调羹。一颗山果在手,一块瓷片在握,体验了刺激,收获了童真。

古老的沩山有 特有的美食 。这些美食与当年 瓷业 的兴盛息息相关,当时富裕了,沩山人就想着法子让自已享受一点口福。沩山豆腐制作讲究,用上好的黄豆和清甜的山泉水,油煎脆而不烂,两面金黄,入口入心。如今醴陵的超市,有沩山豆腐的专柜,沩山豆腐已成为酒店菜谱里的一道特色菜。农家院前,村姑不用吆喝,香气会勾引你的视觉,灯盏粑粑撒上芝麻,米豆腐撒上葱花,让游人一见倾心,胃口大开,欲罢不能。

山一程,水一程,身在沩山那边行。 沩山水库 储蓄的是青山和绿水,蕴藏的是历史和文化。沩山水库,浸没着沩山昔日的辉煌。那时,一条笔直的青石板街,从现在大坝起,向里延伸,两边店铺林立,柴米油盐酱醋茶,应有尽有。很多瓷厂就分布在附近,晚饭后,那些口袋里有钱的瓷业工人,或来二两谷酒,一点花生米,在铺子里小酌;或摆开棋盘,就在街边作对厮杀;一条街上,满是瓷业工人的身影。水库中间有个饭瓢岭,形似伏着的饭瓢,因而得名,却充满警醒和寓意:好好把握时机和饭瓢,才能有饭吃。水库满满的山泉水,波光鳞鳞,来时给你一张清新的笑脸,走时送你一个深情的回眸。

醴陵瓷业的发源地的沩山,在哪里?

她就在醴陵市沩山镇沩山村。

你见与不见,来或不来,古朴沩山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