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时期包括

如题所述

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即让儿童对道德价值上相互冲突的两难情境故事作出判断),并解释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然后确定被试道德认识发展的水平。根据被试的回答,柯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每一水平又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共有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 【无道德】 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 行为标准:避罚
1.服从权威或规则——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2.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例:儿童认为不应该做某事的原因是会被老师批评/被警察抓起来/被狼吃
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行为标准:利己 1.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 2.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例:“你帮我,我也帮你”
习俗水平(9—16岁) 【基本道德】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行为标准:谋认可——塑造好形象
1.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旨在谋求赞赏和认可。 2.尽量按照“好孩子”的标准思考 3.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例:“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遵守老师/家长的要求行事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行为标准:知法懂法守法——重法律权威,法不容情
1.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
2.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 例:儿童认为应遵守班规班纪/交通法规
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 【超越道德】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行为标准:法律可改——重法律效力,法外开恩
1.法律和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更看重法律效力(是否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 2.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可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3.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强调尽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例:生命高于法律,法律可更改
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行为标准:公正、平等、尊严——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 1.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2.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例:没有什么比生命更有价值;动机好就可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1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