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的代表作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8

《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
推荐理由(采写简况、作品评价、社会效果、获奖情况)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把我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到城市,城市综合经济改革决定胜负的战场是大城市和大企业。党中央提出“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武汉市在敞开三镇大门问题上,有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全国一些大城市不愿意敞开城市大门,对本地落后企业产品仍实行保护政策。但是,武汉市委书记王群、市长吴官正在执行党中央方针上,有惊人的胆识,有切实的谋略。开放搞活,不是让自己企业垮台,而是要它在竞争中革新成长。记者深入到机关、企业、市场,走访城市、探访专家,抓住推进大门敞开这个武汉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形成“开放与自守”的主题。
通讯内容是通过重大题材,反映决策者的胆识和谋略,文章高屋建瓴,纵论三镇,一扫官话、套话、空话、大话,努力用群众的语言和个性化的语言,写思想,写矛盾,写冲突,波澜起伏,引人入胜,避免经济报道见物不见人,通讯耐看,读来感到生动、形象,文章结构采取大张大合,文章气势扑面。
报道发表后,产生了强烈反响。各大城市决策者纷纷到武汉市取经,一时间,各大城市纷纷效仿,敞开山门,对外开放,“对外商来华投资提供优惠条件”,有力的推动了全国各大城市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稿件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作品特等奖。
人民日报1985.05.11 第1 版 作者:王楚
有胆略的决定
——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
本报记者 王楚
武汉三镇——这个“自守”了三十多年的城堡,终于敞开了大门。中央领导称赞:“这是一个有胆略的决定。”
把城门打开,让外地商品冲击自己的市场,让自己的企业在市场上参加竞争,经风雨、见世面。制定这一决策,对“重镇历来讲守”的江城来说,的确是要有胆略的。
市委第一书记王群,五十九岁,打仗出身;市长吴官正,四十六岁,学自动化专业的。就是这二位和他们领导的新班子凭着他们的魄力和胆略,使这个城市改革方案、决策,顺利得到实施。
(一)
去年5月,武汉市被批准为省会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对此,王群、吴官正心里既喜又忧。喜的是,“从此放开了手脚”;忧的是,“下步从何入手”。他们考虑的是,决不能辜负中央对武汉的厚望。
偌大的武汉三镇,日趋“加固的城堡”,使货不能畅其流,路不能畅其通,经济效益差。但是,一提起工业,一些同志总是津津乐道,在全国四十四个工业门类中,武汉已有了四十个;在一百五十六个工业细类中,武汉已占一百四十五个。可报表上清清楚楚写着:1983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给国家提供的利税,竟为全国平均数的45%。
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而现状是,“铁路吃不了,航运吃不饱”。人、物要么进不来,进来了又难以出去。吸引力、辐射力日益缩小。昔日唇齿相依的九省,如今逐渐与武汉脱钩,纷纷自找伙伴。有识之士曾多次上书,大声疾呼:如此下去,“九省通衢”将会落个“东西南北空”。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种褒贬都含的俗语,也成了一些人炫耀的资本。全国第二次质量评比,一两重的“棉花糖”,被推上了银牌的高座,一扫武汉在金银牌榜上无名的愁容,于是,“么样shā@①,湖北佬还是厉害哟”,赞誉之声不绝于耳。殊不知,两把重的“棉花糖”怎能与大武汉共上天平称呢?!
王群和吴官正坐不住了。吴官正想到了自己的“智囊团”、“思想库”。
武汉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是一个高水平的“智囊团”,三十二名委员和八个专业咨询组的八十六名成员,几乎囊括了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各个门类。其中不少是享有盛名的经济专家。其下,则是由大学、科研、学会、民主党派等七路大军共二百六十二家咨询单位形成的智囊网络。就是这个“智囊团”,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了一系列的科学依据。
把武汉建设成一个网络型、高效益、多功能的中心城市,必须走开放之路,这是各家的共同见地。“智囊”集团军提供的大量科学论据和分析,使吴官正板上有眼了。
6月,市长吴官正举行新闻发布会,真诚地向国内外宣布: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公私,一律欢迎来武汉做生意;提供二十四万平方米的场地,供国内外客商开发、投资、做生意。
(二)
“枪一响就不怕了。”市委第一书记王群说:“怕就怕在战斗未打响那一阵。”
的确,让三镇大门洞开,决策者有了勇气,还有一个怎么让全市各界通力合作去迎接挑战的问题。
当广州市要求来武汉展销他们的经纺产品时,有关部门就向市委领导表态:“坚决反对”。理由是,武汉市轻纺产品竞争不过广州。明知本地产品缺乏竞争能力,还让外地产品打进武汉市场,抢走本地生意,万一自己的企业被淘汰,成千上万人的工资、奖金,岂不……,有的干部竭力给决策者吹风:“保护措施这个传统不能丢。”
武汉自行车二厂采取跨地区,择优选取外地零部件,以提高产品竞争能力。武汉自行车零件一厂就向系统内十多个单位散发传单,声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并发出最后通牒,将本厂内与二厂有亲属关系的职工,全部辞退,让他们去向二厂要工作。
真是水不急,鱼不跳。城门还未打开,城里已是风雨满巷。
“敞开三镇大门,岂不是引狼入室?”
“从来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问他们吃的还是不是武汉的粮,为何胳膊往外拐。”
“让外商来汉办厂、设店,岂不是拱手把武汉交给了洋人。辱国之举,辱国之举!”有的人还真的动了感情。(⑴⑵)
王群、吴官正心里很清楚,要使武汉腾飞,必须走敞开三镇之路,“引客人室”,是为了“放虎出城”。实行保护落后的措施,只能使本市产品永远落后。何况,落后产品,过了今天,过不了明天。武汉是华中的武汉,是全国的武汉。要站在北京看武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企业在家门口竞争,万一真垮了怎么办?”有人直接质问市领导。
“垮了活该”。王群和吴官正口径一致,回答得干脆利落。
说是这么说,要是企业真垮了,职工张着嘴,市委、市政府还能不管饭?王群多次给企业领导做工作,鼓励他们在竞争中振兴:“看淮了的事,该拿出勇气冲锋了。”
市政府作出决定,欢迎广州来汉展销,并要求热情接待;聘请联邦德国专家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支持武汉自行车二厂从二十六个省市的二百七十七家企业中,择优选取外地零部件,使“黄鹤牌”自行车由B级车上升到A级车。
(三)
武汉三镇敞开城门,万商云集,千帆进江,百货竞流,各业争雄。真是放开一步天地宽。截止今年4月30日,外省市在汉办厂办店四百六十多家,外地、本地合资、本地独资兴办的厂店一万一千五百多家,十一个月来,平均每天有三十六家厂店开业。省外进武汉和经过武汉输往各地的日用消费品品种超过五万三千个,金额占武汉市总成交额的40%以上;同时,武汉市地方轻工产品一万多种,也源源不断流向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
长期被无形绳索紧紧捆缚的武汉,一旦放开了“手脚”,大有不知所措之感。昔日封闭的城堡,变成眼花缭乱的大千世界。一些企业象鸭子走旱路,东张西望,但很快找到了水域和泉源。市场开放,打开了武汉本地企业狭隘的眼界,企业纷纷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开发经营型转化。武汉手表一度因外地手表涌进而被困,库存达十五万只。全厂从厂长到工人,精诚团结,深入本省农村和大西南,建立了五百多个销售点。同时,根据市场需要,研制出新式坤表和“武当”表,又夺回了市场。
面对激烈的竞争,除个别工厂被挤垮以外,有转向、有合并,更多的是跌倒了又就地爬起来,在竞争中提高了应变能力,为生存需要,走上了专业化协作的联合道路。去年以来,全市工交系统就有一千五百六十五个企业,与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有关单位,组建了各种经济联合体和协作网二百五十三个。
* * *
武汉市改革走出了成功的一步,市委、市政府把权力同智力有机结合起来,以智力为依靠,实行科学决策,发挥“外脑”、“群脑”、“智囊”的作用,他们这种魄力和胆略的产生,不是令人十分可信和深思的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