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爱苏轼

如题所述

因为他的性情极真淳,为人极谦和,全无恃才傲物之气。

从苏轼论贾谊,可知其明于出处之道,也懂得包容、妥协。哲宗元祐年间,苏轼致书张耒,论王安石之强天下同于己,曰:今天下文章之弊,皆起于王氏,王氏之文未必不嘉,而患在好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

他认为有影响力的人,要尊重人们思想、学问的不同。但是,尽管苏轼具有忠厚的性情、中庸的人格,却依然不能一骋其志。根源便在于对道的坚守,使得他始终不能为当道者所赏擢。

人物评价: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