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指导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

如题所述

一、创设情景,以情激趣。  比如,在写《家乡的美景》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夏、秋、冬四季绵阳的景色以及各个景点人山人海的图片,通过再现周围的事物,引导孩子学会从哪些方面去观察、体会。激发了学生赞美家乡的欲望。

二、演示操作,自我展示。  小学生的表现欲望都是很强烈的,我们老师就应该善于运用他们这一特点,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绝招——小发明、小制作等,可激发学生的交流学习的兴趣。如今年科技节,学校向各班征集小发明、小制作还有会标,孩子们一听可来劲了,动手操作时他们的强项。我觉得这是一个训练作文的契机。于是,我让学生边演示边介绍,制作所需材料,方法步骤,自己的体会等,再把介绍的内容写下来,让更多的人也学一招,从而激发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游戏表演,巧妙设趣。  教师如果能根据作文教学的实际,巧妙设计游戏和表演,就能增强学生观察和想象的兴趣。如:在兴趣班我就进行了一次“掰手腕比赛”,其他孩子一边观察,一边猜测哪一方会赢。刚开始他们把“怎么准备、开始、结果”都说了,非常详细还用了很多好词、好句。但没有人谈到了心理描写,于是,我让他们尝试和同桌“掰手腕”。再让他们谈,效果一下就出来了。

写身边的事情,发现身边的美,用学过的语言,活化为自己的思想,说自己的所见所感,就是好作文。多鼓励,少批评。三年级属于学生写作的初级阶段,教师不可急切地渴望学生写出什么精彩的作文,不要过多地“指导”怎么审题怎么立意怎么构思怎么选材怎么布局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过渡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能够做到有话想说并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到书面上,就是老师和家长们在这个时期所期待的最大的成功!。语文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考虑怎么引导学生习得知识规律。我想,多给学生提供写作的范例,促使学生通过阅读后仿写。这样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易于引导学生寻找知识规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8

    三年级作文不能好高骛远,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辅导。

    很多老师或者家长都是辅导孩子怎么怎么写,其实这里犯了一个很大错误,那就是要教给孩子你能些什么,你可以写什么,当孩子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我们大人总是辅导“怎么写”是很不恰当的。

    所有辅导过孩子的都知道,这时候孩子还是会问:“我写什么呢?”
    所以,三年级第一步,教给孩子你可以写什么,如身边的小事,一点点启发,慢慢地沟通,找到了途径,就不那么盲目。  
    然后再给孩子辅导写法的技巧,如我们平时说话怎么说,那么作文就怎么写。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小学作文教学既能形成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还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