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经济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农耕自然经济是一种安定自守的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原始农业产生后,自然经济就存在了。主要由自耕农经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封闭性、狭隘性、保守性、自给自足

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海外贸易,但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在以形式上的政治服从为前提的朝贡贸易体制之下。

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属内敛型的海洋贸易,比如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船队满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到外国后,都是把这些特产“赐”给当地的国王,同时接受该国的所谓“贡品”,比如象牙、香料、珊瑚、珠宝等特产,并不计较经济得失,属于一种“货换货,二头乐”的友好交往,其政治上互相往来的意义远比经济上的意义重大。

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代,东海沿海私人海上贸易有了一定发展,但私人的海洋商业受到了政府的限制和歧视,因此其规模较小,没有形成气候。这种状况是中国农耕经济内向型文化的负面影响。

性,对外界依赖较小。

中文名
农耕自然经济
外文名
Natural economy of Agriculture
快速
导航
农耕与游牧

经济成分

海洋贸易
发祥地及重心
1、四五千年前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黄河中游地域)——农耕文明
屈家岭文化(长江中下游)、河姆渡文化(钱塘江流域)——农耕文明
《论语·宪政》:“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史记·周本纪》:“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徒而保归焉。周道 之肖,自此始”。
2、三代时期
《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帝王世纪·击壤之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3、春秋战国时期
齐管仲、魏李悝、秦商鞅 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促进农耕经济
4、中心转移
黄河中下游——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江南地区
黄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长期以来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但是随着各种条件 的变化,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一)唐中期之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魏晋以来,随着大批中原人口的南迁,江南得到开发。
第一,黄河流域细腻而疏松的黄土层较适宜于远古木石铜器农具的耕作,所以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的水平,使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二,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中国的农耕区,逐渐有了向土壤肥沃的长江流域扩展的能力。
第三,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为中国农耕区向南部转移提供了有利社会条件。
第四,魏晋南北朝,北方边患丛生,战乱频繁,使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中原地区的人们为了逃避战火,纷纷南下,寻找新的安身之地,他们的迁徒,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文化观念,再加上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长江流域很快就显示出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
(二)唐安史之乱之后,北方为藩镇所控制,赋税不入中央,江淮地区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区。
隋唐有谚语为证:“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都证明了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事实。“东南财赋”与“西北兵甲”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