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觉得《琅琊榜》的权斗很幼稚?

如题所述

《琅琊榜》电视剧播出后,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其中有部分人认为,这部剧的权斗太过于幼稚,难道真是这样吗?首先这部剧在最初打造的时候,就是披着偶像剧的外衣,口碑也是随着这个风向不断增加,引起全民追剧热潮。观看这部剧后,也让不少观众对导演整部剧的道具使用,以及它的奇特的台词而感到匪夷所思,对比当年的《甄嬛传》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比最近这几年播出的电视剧来看,虽然这部剧已经从整体上有了质的跨越,但从剧情进展,以及它后期的剪辑方面,却让外界认为是硬伤,以至于让他们有一种错觉,这部剧的权利争斗太过于简单。该作品为了更追求原创,在很多方面都保持最原始剧情,但后期剪辑又太区域“商业化”,最后出现不伦不类的作品。虽然它最大程度还原小说剧情,但也成为了最大的败笔。

梅长苏作出这部剧的主体人物,他的个人才能不能藐视,但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却将这个人物太过于神话。

第一,他知晓其他人的想法,甚至是最终的目的,即便是皇帝内心的格局分化,梅长苏却可以很好的隐藏自己的想法,敌人也不知道他是为了平反冤案。

第二,就是隔岸观火,看到太子与皇子发生内斗,他却没有沾染任何不好的事情,甚至最后还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第三,梅长苏可以利用信息压制很多人,手中掌握了太多人的把柄,而自己那么大的秘密,却一直都没有被外界知晓点滴。梅长苏隐藏在北燕多年的高手,也可以为他时刻调遣,同时他也知晓皇帝性格,通过话术将他领入到提前设计好的陷阱中。即便是不出门,都可以打得对手找不到北。

第四,梅长苏的汇聚力很大,不少当年的林帅和祁王旧交,通过他的凝聚,很快就团结一心。大梁第一高手,也是皇帝最为信任的将领统帅,也可以因为梅长苏的几句话而造反,与皇帝直接开战。即便是皇帝当时预备不少眼线,但在梅长苏的操作下,都已经逐渐让他们从这个世界消失,而这所有一切,皇帝都毫不知情。

    梅长苏入京的时候,就已经提前筹划好一切,只不过后来要等到慢慢履行计划。整体来说,剧情在介绍过程中,就像是向老师讲明解题思路,几句话的事情,就可以让敌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该剧真正难点,其实并不是在这些爽快的操作方面,而是在于人物心理的描述,就像是皇帝那样的侧面描写,以及对于重臣的信息收集方式,另外在处理紧急情况下,权衡利弊的细节。如此分析来看,这部剧也不算是幼稚,只不过是表达的重点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在一个层面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2

曾经有一部根据小说改编成的权斗剧红极一时,就连原书都被卖到脱销,这部权斗剧就是《琅琊榜》,其中有一场戏是誉王知道自己的身份后起兵围攻猎场,明明是危急非常的局面,被故事的主人公用计轻松化解。这些剧情在网友们看来是顺理成章的,毕竟有主角光芒在。但另一部分网友也提出了质疑,说里面的权斗看起来过于幼稚?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因为,历史上的夺嫡之争远比书上描写的要残忍许多,二是因为这部剧对古代的宫廷制度理解过于浅显。

历史上真正残酷的权斗

既然《琅琊榜》的故事原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我们就拿南北朝历史上发生的真实宫斗来举例。南北朝曾经存在一个刘宋王朝,其中最有名的君王要属宋文帝刘义隆了。刘义隆有个两个儿子,一个是太子刘劭,另一个是刘浚。刘劭的姐姐想让刘义隆赶紧死掉,好让自己弟弟早点坐上皇位,就行了巫蛊之术,这件事被发现后查到了刘浚身上。刘浚听说自己的皇帝老爹要杀死自己就动起了歪心思,把这事儿告诉了刘劭,说爹爹要杀你,你赶紧想想办法啊!刘劭听了以后二话不说就带兵杀到皇宫,把自己的爹爹和义母杀死,还挖出自己母亲的心脏。刘浚知道这件事后只是笑了笑,说这正是自己想看到的。权斗之残酷可见一斑。

《琅琊榜》对古代宫廷制度理解浅显

就拿霓凰郡主跟靖王说的话来举例。霓凰郡主说靖王像是被放逐的一样,太辛苦了。这句话本是好心,也没有什么恶意,但再看看他们二人的身份就觉出不妥了。靖王再怎么不受宠,也是一个皇子,但霓凰只不过是个郡主,居然敢对皇子说这样的话?这难道不是大不敬的做法?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再说了,历史上有哪一个朝代的军权是握在一个女子手上的呢?皇上想要她的军权,居然想出比武招亲的法子?梅长苏还能让手下的人冒充国外使臣?这明摆着就是欺君之罪啊。

权斗描写的简单化

网友们难道不觉得,这里面的一切凶险都描写的太过平顺了吗?除了靖王外,几乎没有人可以虐的了男主。网友们细想想,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朝堂,这么多各怀心思的臣子,这么多盘根错节的势力,居然被一个青年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只要这个年轻人想要做的事,就没有做不成的,所有人都会帮他,就连反派也奈何不了他,这不是太不正常了吗?

为什么每个人提到《三国演义》的时候都会冒出大气这两个字来?因为里面不是只有诸葛亮聪明,里面每个人都非常聪明,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每个人都有可能是赢家,这样的权斗才是真实的、有趣的、值得探究的。

第2个回答  2021-01-22

我是《琅琊榜》的粉丝,看了电视剧后久久不能出戏!

这部戏很吸引人,我觉得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这个复仇的故事本身充满魅力,而且有大量的空白需要观众脑补。比如最大的谜团:梅长苏是怎么建立庞大的江左盟的,利用旧部还是林帅生前的威望?其次第二个谜团:琅琊阁为什么能成为最大的情报组织,它的第二代掌门靳东饰演的少阁主真不像是能掌控情报组织的BOSS,按照故事对他爹的描述也不太可能是个好的琅琊阁经理人。

这个故事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强大的背景设定。故事发生在已充分设定的背景下:开明的祁王做大——皇帝被保守派引诱疑心——林帅和琅琊阁老阁主有交情——林殊和京城一批人有交情——祁王之死——赤焰陪葬——江左盟建立——梅长苏和蔺阁主设局——故事开始。

上述背景设定很多都是“闪回”,交代得并不清楚,相反如果交代得太清楚,对粉丝的吸引力就会大大下降。这是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

有人觉得《琅琊榜》里权谋奇诡。这真是障眼法。自从梅长苏出场,誉王、太子、谢玉、夏江等人智商就下线了。后两者都是圈里的老手,以前能干掉祁王和赤焰的人,竟然看不透那些幼稚的布局。

比如私炮坊爆炸后,靖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灾,用了军资,要上报兵部。梅长苏不让报,说“就是要让兵部参你”!兵部是太子的人。如果一旦参了靖王,在皇帝面前等于是给靖王“小骂大帮忙”。兵部和太子的智商堪忧啊,就为了几顶帐篷,居然不顾自身牵连,大无畏地表扬对手。

《琅琊榜》里的权谋实在并不高级,它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表述的政至伦理!平反冤假错案,一定要在皇帝在世时,让他当场翻案认错——这个好像是在说那个啥,你懂的。否则后世就会产生疑问。有一群正直的圈子里的人始终为了正义抗争——比如耿直boy靖王、忠厚的蒙大统领、近乎绝望的言侯、外圆内方的沈追和高公公、受害者家属夏冬。这是一种理想主义,故事终究是网文,满足了现实中少见的情怀。

至于有粉丝说作者海晏如何神秘,从不露面,是高人。因此,推测《琅琊榜》里的死于大火、想翻案的林帅是一位故人,“私炮坊”爆炸说的是滨海,都是有意思的巧合吧,毕竟一个网文作者可能想不到这么多,尤其是滨海事发在后,更无可能。

第3个回答  2021-02-12
这本来就是架空,还是给你看的梅长苏蛰伏十几年谋划十几年到最后收尾的剧情,而且这部剧的核心是赤子之心。一个核心价值观是赤子之心的剧本,你觉得他能给你拍出多残酷的权斗??说实话,看完琅琊榜给我的第一感觉不是梅长苏的智谋多厉害,而是剧中人始终将家国放在自己私情之上的赤子之心,就像梅长苏劝阻言候时说他想要炸死皇帝是在泄私愤,没有考虑到大梁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如果君主突然死亡引起朝堂动荡可能顷刻间就会分崩离析到时候引起战争又会是生灵涂炭。这大概就是他选择蛰伏十三年的原因,他手中握着江左盟,身后站着琅琊阁,暗中有赤焰旧人听令,甚至他能干涉别国的太子的废立。他能做的事很多,甚至颠覆大梁也不是不可能。但他偏偏拖着病体进了金陵,选择一点点的清除这个国家的积弊用最后的时间尽力塑造一个清明的朝堂。其实不止是梅长苏,霓凰郡主女子之身坚守南境数十年,即使面对皇帝的百般猜忌也从未动过反心;萧景琰被放逐边境,从不被重视也不愿背叛自己的好友,背叛自己的亡兄。即使所有人都说他们是逆贼也从未信过;还有很多,言候,静妃,纪王,夏冬,蒙挚,高湛,景睿,豫津…他们不都坚守着自己的原则,身怀着赤子之心吗?
与其说“琅琊榜”是一部权谋剧,我更愿意说琅琊榜是海宴塑造的一片桃源乡。她将人性最美好的部分写了进去。
第4个回答  2021-03-18
首先,什么是权谋?在我看来,就是利用大势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堂堂正正,浩浩荡荡。林殊在剧中的手段,更偏向阴谋,栽赃陷害,上不了台面。只不过是用在反派身上,让观众不会反感。
琅琊榜剧中设置了许多官职,乍一看是还原了古代的职官制度,但是官职混乱,似是而非。琅琊榜剧中背景原型为南朝梁代,六部起源于隋唐时期;中书令出现于汉朝;而首辅和内阁则是明代的官制;剧中的国公一爵亦始于北周时期,所以,剧中的官制就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官制的大杂烩,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就会有些出戏。
琅琊榜核心故事就是林殊复仇,这个核心是违背了权力运行的逻辑。
林殊在剧中实力强大,多智近妖,在剧中堪称机械降神。他手下有江湖最强的势力江左盟,最强大的情报组织琅琊阁,朝廷里手握重兵的皇子是他兄弟,南境主帅霓凰郡主是他未婚妻,禁军统领对他忠心耿耿;他实力太强了,根本无需什么手段就可以直接碾压。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权谋讲的是人性的挣扎,是利益的冲突,是旗鼓相当的对垒。
中国古代皇权巍巍在上,君权神授,唯我独尊。梁帝冤杀七万赤焰军,在历史上也是骇人听闻,为了身后之名,所以梁帝必须给赤焰军打上叛军的帽子。一旦揭露出真相,后果是梁帝倒台甚至国家倾覆。因为皇帝认错的后果非常严重,会直接损害君权神授的威信。
林殊最后携百官之势力压梁帝平反,看起来非常爽,但不符合逻辑。
林殊作为官僚世家,他也没有改朝换代的野心,他采取这样激烈的手段逼迫梁帝翻案,这相当于是在扇皇帝的嘴巴子,戳穿了皇权的画皮,这让后继者萧景琰如何自处?如何修复坍塌的皇权?
况且林殊最后那句“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不符合林殊的阶级身份,他是世家子弟,不是站在人民一边的海瑞,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有些虚假和单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