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为一什么

如题所述

融为一体

读音: [ róng wéi yī tǐ ] 

释义: 融合为整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出处:《管子·七法》: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白话译文:有统一的制度,才能发号施令,严明纪律。

汉字笔画:

扩展资料

反义词:格格不入 

读音:[ gé gé bù rù ] 

释义:有抵触,不相投合。

出处:清·袁枚《寄房师邓逊斋书》:以前辈之典型;合后起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白话译文:不遵照前人的典范,后人擅自改动,自然不相投合。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形容思想感情、言论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2

什么为一什么可以组成的成语有:融为一体、混为一谈、并为一谈。


一、融为一体


1、读音:róng wéi yī tǐ。


2、解释:融合为整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3、出处:秦朝管仲《管子·七法》:“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译文:先秦·管仲《管子·七法》:“有一个整体的治理,所以能发号施令,明法度了。”


二、混为一谈


1、读音:hùn wéi yī tán。


2、解释:也说并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成是相同的事物。


3、出处:唐朝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译文:“唐朝韩愈《平淮西碑》:“一万个人口附和,并为一谈。”


三、并为一谈


1、读音:bìng wéi yī tán。


2、解释: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3、出处:唐朝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译文:“唐朝韩愈《平淮西碑》:“一万个人口附和,并为一谈。”


扩展资料:


融为一体的反义词:格格不入、豆分瓜剖、方柄圆凿。


一、格格不入


1、读音:gé gé bú rù。


2、解释:意思是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3、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译文:《礼记·学记》:“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去禁止, 就要遭到阻力,不易纠正了。”


二、豆分瓜剖


1、读音:dòu fēn guā pōu。


2、解释:象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一样。比喻国土被分割。同“豆剖瓜分”。


3、出处:南朝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译文:南朝鲍照《芜城赋》:“哪知只经历三代,五百多年,竟然就如瓜之剖、豆之分一般崩裂毁坏了。”


三、方枘圆凿


1、读音:fāng ruì yuán záo。


2、解释: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


3、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译文:战国宋玉《九辨》:“意思是说,方榫头和圆卯眼,两下合不起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08
阳光
照耀着幻想乡
赤酱
守护这片安详
台上
比利王在演讲
那个男人
迟迟未到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