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法华抱本参禅 这句话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古来有宗门有句名言,“法华楞严,抱本参禅。”法华即是《妙法莲华经》,楞严即是《楞严经》。从古德名训中可知,《楞严经》与禅宗修行之非常关系。为何不立文字的禅宗,还要与经典挂上钩呢?而且又为什么会是《楞严经》呢?

禅宗古有心宗之称,亦为佛法之心髓。自六祖始,“唯论见性成佛,不论禅定解脱”,流行于世。后人抓住六祖这句合头语,变成万劫系驴橛。究六祖大师学佛之经历,从黄梅五祖处得法后,于猎人队中十五年。六祖大师还是遵从师父的教诲“佛法难起,不宜速说”。和光同尘十五载,佛光普照数千年。

“佛法难起,不宜速说”有当时政治环境上的原因,也有得法人本身修行上的原因。按照佛法三身四智之教理,初见性之人见法空性,只得三身之法身,未得三身之报、化身,四智之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从此理说,悟后还需起修,圆满三身四智。

有人要问了,六祖大师都说“唯论见性成佛,不论禅定解脱”,他老人家都说了,只要见性就可以了,其它的可以不管了。

六祖大师的徒孙,马祖大师有句名言“平常心是道”。修道之人保持一颗平常心即是修道。这句话如何讲呢?见性之人能在日常行住坐卧、二十四小时保持一颗平常的心这就是修道。让我们设想一下,行住坐卧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与休息。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在法性之中,保持一颗平常心。

无量法门,百千三昧。见性之后,并非只有禅定才能解脱。三昧有百千,非禅定一种。每种法门有各自的三昧,日常生活中要真能象马祖大师所说保持平常心,这不就是三昧吗?这不就是在定中吗?这不就是解脱吗?何必还要头上安头再去求一个“禅定解脱”呢?

旁边又有人问了,你说了一大堆,只寥寥数语禅宗宗门之事,未见其与《楞严经》有何关系?

从上所说,禅宗之见性,不离实践修证。

我们盖一幢房子,需要一个懂得建筑学原理的人来设计一个房子的结构图,工匠们再按照这个结构图来添砖加瓦把房子盖好。《楞严经》就是佛亲口所说,修证的原理、方法、程序以及各种岐路。

《楞严经》全称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我们知道,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的名字跟它内容的关系。大佛顶表其尊贵殊胜,如来密因表如来之知见、宇宙之实相,修证了义表修证而趋圆满,诸菩萨万行表行菩萨道之人当效仿之。我们从经题已可看出,佛亲口所说,修证之路。先要具佛之知见(禅宗见性),次要修证而趋圆满(宗门悟后起修),次要行道于世(自觉已圆而能觉他)。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楞严经》之结构,宿德科判如下。一、本经之缘起。二、七处征心与八还辩见。三、《楞严》之宇宙观与人生观。四、根尘解脱与二十五位圆通。五、教理行果。古来经典,不分句读章节。一部文章,自是浑然天成。科判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把文章内容分类,分成章节,标上题目。科判后之题目各家不同,但其内容不差。

第一章之本经缘起。佛为什么说这一本《楞严经》。是不是他老人家吃饱了,打坐休息的时候闲着慌,没事干弄一本经来说说呢?阿难早上没吃饭,出去化缘。没想到碰到了宿世的天魔星------摩登伽女。摩登伽女非要阿难不可。念了一个不知是不是的天魔咒,把阿难给迷惑了。正要非礼阿难的时候,阿难他表哥,佛他老人家知道了,赶快教文殊菩萨一个克制天魔的咒子。文殊菩萨把阿难给救了。阿难回来后,痛哭流涕,殷勤启请,这是为什么啊?天魔星为什么要害我啊?

第二章之七处征心与八还辩见。佛受阿难的启请,开始说法了。七处征心,阿难问佛七次,心在这里,心在那里等等七个地方。佛老人家,眉毛扫地,不厌其烦地七次告诉阿难不在这里,不在那里等等七个地方。八还辩见,为什么能看见,把能看见的因素还给其自身。最后告诉阿难,“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能使看见的因素都还掉了,那个还掉了的,肯定不是你吧!还剩下那个还不掉的,不是你那又是谁呢?

第三章之《楞严》之宇宙观与人生观。这个好理解了。宇宙的组成结构及原理,人生的意义及目的。

第四章之根尘解脱与二十五圆通。根即六根,尘即六尘,解脱即不受其束缚。不受六根六尘之束缚。解脱之方法,即二十五圆通。也就是修证的方法。从此处也可知,解脱非禅定一门,有二十五种方法。当然最合适我们的方法,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所说的闻思修入三摩地。有文殊菩萨所说为证,“此方真教礼,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第五章之教理行果。教理者何,修行之原理也,行果者是,修行之境界也。佛说三无漏学之戒定慧。“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佛说修行之四根本戒的意义及护戒神咒,此为教理也。五十五圣位及略说五十阴魔,行果者也。没有这些境界说明,修行在哪里我们知道吗?

从上楞严科判,见性修证行果,何其历历。与禅宗之悟后起修,“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何其异异。《楞严经》的结构,不就是禅宗的修行之路吗?

法华经同理 南无阿弥陀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07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部《法华经》、一部《楞严经》好好抓住这两本经,你可以去参禅了(抱着本子参禅),并在明心见性、学佛而悟道的过程中,以《法华经》、《楞严经》为标准,印证自己的修行。因为这两部经都是一乘佛法了义经典,对见地、修证、行愿讲得全面而透彻,所以自宋、明之后始终流行着这句话。
第2个回答  2009-01-07
就是说,学佛之人都知道要参禅,但从经书中参悟尚在其次,从实际根本参悟才是首要的。换言之,书上得来终觉浅。
第3个回答  2009-01-07
不要守死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