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和母羊制作的羊皮筏子到底有何不同,为何只用公羊?

如题所述

羊皮筏子也叫“排子”或者“囊”。跟传统我们在南方见到的竹筏不一样的地方。兰州的“排子”用的不是那种大毛竹,而是木头为主。木头的浮力无法和竹子比较。但是在木头排子下面,有一个神器,那就是一个个“气囊”。

这个“气囊”有个专业的名称叫“浑脱”,也就是用整张剥下的动物的皮制成的革囊或皮袋。比如我们常见的酒囊、水袋。这种剥皮法最大的精髓就是保证了剥下来的皮子完整、密封。

而用来做排子的“浑脱”,不但不能选择母山羊,而且连普通骟过的公山羊也不行,更别提其他地方的绵羊了。

这和什么崇尚雄性或者认为雌性不吉利的迷信没有关系,这完全是从“浑脱”的质量出发的。因为黄河的水流比较湍急,险滩也多。一路顺下几百里,万一磕磕碰碰,“浑脱”出现漏气,那在古代就是性命之忧。

那为什么要选择未骟过的公羊呢?这是因为没有骟过的公羊,运动量比较大,出肉率低,而且肉膻味较大,一般都不是用来食用的,但是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皮质紧实。

而骟过的公羊,雄性激素就没那么旺盛了,运动量小,出肉率高,也没膻味,拿来食用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羊皮相对也会比较松弛。母羊实际上和这骟过的公羊皮质是差不多的。

做“浑脱”的工艺也比较复杂,比较考验工匠的水平。

如何剥羊不破?如何晒羊皮?因为皮晒干了会变硬;不晒会发霉或者烂掉。所以怎么扎起来,怎么吹,怎么晒,这么用菜籽油不断地去润羊皮,这些都有很大的讲究。一般做排子的师傅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其实这种羊皮筏子看起来简陋,但是成本非常大。

因为最小的排子也得有10来个“浑脱”,大的排子要用到600个“浑脱”。而做一个“浑脱”,其实就需要养一只光吃草不出肉的公羊,这还不能保证这只羊的羊皮可以成功做成一个“浑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