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中医辨证论治

盆腔炎中医辨证论治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多见于产后、流产、宫腔内手术感染、经期卫生不好等,治疗盆腔炎在临床上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在用药上一般是以西药消炎为主,再配合中成药治疗。平时要注意饮食保健,多锻炼身体,保持私处卫生。注意经期的卫生,用药期间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盆腔炎吃什么药好

1、口服西药:抗生素可将残留的致病菌杀死,并可有效预防炎症的急性发作,不但可以有效控制盆腔炎病情的发展,而且对宫颈炎、阴道炎等连发炎症也有缓解作用。

2、中药调理: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辅助治疗,例如妇炎芄,使用该方法的患者,需要坚持治疗。

3、中药灌肠:使中药直接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达到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促进结缔组织的软化的目的,消除局部充血、水肿,使盆腔处于中药治疗和温热理疗的状态。

4、中药内服: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结合临床辨证,选方用药。现时,在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研究中发现,中药内服对抑制盆腔炎症的扩散有一定的作用。

5、封闭疗法:应用药物进行明道侧穹窿封闭或骶前神经封闭,可以阻断来自炎症病灶的恶性刺激,改善组织营养,有利于炎症的吸收。

治疗盆腔炎的注意事项

1、 需食清淡易消化食品,如赤小豆、绿豆、东瓜、扁豆、马齿苋等,应食具有活血理气散结之功效食品,如山楂、桃仁、果丹皮、橘核、橘皮、玫瑰花、金橘等。适当补充蛋白质,如瘦猪肉、鸭、鹅和鹌鹑等。

2、 禁食生冷之物如冷饮、瓜果等,忌食辛辣温热、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羊肉、狗肉、公鸡等。 不宜食肥腻、寒凉黏滞食品。如肥肉、蟹、田螺、腌腊制品等。

3、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做到专人专盆,切不可用手掏洗阴道内,也不可用热水、肥皂等洗外阴。盆腔炎时白带量多,质粘稠,所以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

4、要注意观察白带的量、质、色、味。白带量多、色黄质稠、有臭秽味者,说明病情较重,如白带由黄转白(或浅黄),量由多变少,味趋于正常(微酸味)说明病情有所好转。

5、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那浴,要勤换卫生巾,因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易乘机而入,造成感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30

盆腔炎是生育期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女性生殖系统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易误诊延误治疗,缠绵不愈。中医药治疗能增加治疗效果。

第2个回答  2020-04-16
急性盆腔炎主要是选用抗生素治疗,必要的时候可以应用手术治疗。通常急性盆腔炎的治疗原则是经验性治疗,广谱治疗、个体化治疗。经验性治疗一般都是根据医生的经验来选择广谱抗生素联合性的用药,比如头孢类的抗生素,加上抗厌氧菌的药物,有时候也用甲硝唑或者奥硝唑等联合用药。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如果患者有输卵管卵巢的脓肿或者是盆腔的脓肿,此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第3个回答  2019-08-22
气滞血瘀型
症状:小腹胀痛,行经时腰腹疼痛加重,经量多,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婚久不孕,伴有月经失调,带下量多,舌紫暗或有紫血点,苔薄,脉弦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
处方:当归9克,赤芍9克,川芎10克,蒲公英30克,蒲黄30克,五灵脂9克,牛膝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针刺:取三阴交、合谷、血海、太冲穴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艾灸:.取地机、阴陵泉、腹结、气海穴三角灸,每日1次。
寒湿凝滞型
症状:小腹冷痛或胀痛,行经时疼痛加重,喜按,得热痛减,经期紊乱,经量少,带下清稀,腰骶冷痛,舌暗红,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处方:当归10克,白芍20克,川芎10克,熟地黄10克,附子6克,益母草12克,小茴香15克,炮姜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针刺:取三阴交、合谷、腹结、气海穴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艾灸:.取关元、阴陵泉、腹结、气海穴隔姜灸,每日1次。
湿热壅结型
症状:小腹痛,或有灼热感,带下黄臭,胸闷纳呆,舌体胖大,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处方:蒲公英30克,桃仁9克,金银花9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栀子9克,益母草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针刺:取中极、阴陵泉、合谷、腹结穴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艾灸:取阴陵泉、带脉、腹结、中极穴隔蒜灸,每日1次。
气虚血瘀型
症状:小腹疼痛,有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量多,有血块,带下量多,舌红且有瘀点,苔白,脉沉迟。
治法:补气养血,活血化瘀。
处方:黄芪12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熟地黄10克,白芍20克,党参9克,丹参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针刺:.取三阴交、气海、足三里穴针刺,用补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艾灸:取关元、阴陵泉、中脘、气海穴隔姜灸,每日1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