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的手抄报:
1、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最核心的价值观。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他的着眼点和立足点都是人,也就是说,儒家学说是教人如何做人,做君子做圣贤的学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儒家学说就是人学,就是伦理学,就是教人如何成圣的学说。
2、孔子认为,人最美好的品质和最应该有的品质就是仁,仁就是爱人,这是做人的基础,也是儒家学说的基础。儒家希望在仁者爱人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要孝,然后再爱其他的人,构建一个温情脉脉的大同世界。
3、孔子还强调义。如果说仁是人的主观情感的话,而义则是对人的外界外在的规范。因为,义是宜的意思,就是应该做的事情。义对我们的要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正义的事情我们必须去做,而不正义的事情,我们绝对不能做。这也是孟子的思想的核心。
4、孔子认为,仁是亲亲,而礼是尊尊,也就说社会的等级规范。因为在阶级社会,必须有规范,这样社会才能和谐有序。这三条是孔子关于人的伦理学的核心。在孔子之后,儒家的第二号人物亚圣孟子,在他的性善论的论证过程中,提出了仁义礼智根植于心的理论,就在孔子的基础上,为后来的儒家的人生的五常,加上了第四条,智。
5、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在这里,孟子所说的智,其实就是是非曲直和善恶的判断之心。如此,后来的儒家五常,有了第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