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元稹白居易)为什么并称“元白”

如题所述

白居易、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文学观点相似,作品风格也相近,被时人和后人并称为“元白”。
既然是并称,为何是“元白”而不是“白元”呢?其中有什么讲究?针对于此,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观点说白居易为人谦虚,总是自称“元白”,还表达了对元稹的拳拳之情。有观点认为时人对元稹的看重,历史上的“元白”和后人眼中的“元白”,还是有所不同,元稹在散文、传奇小说方面也有很深造诣。
有不少专家认为,从声韵学观点来看,并称作家名序排列,一般是平仄错开,前平后仄,读起来音韵顿挫,好听顺口。而仄声在后,听起来短促有力。譬如“屈宋”(屈原、宋玉)、“李杜”(李白、杜甫)、“韩孟”(韩愈、孟郊)、“韩柳”(韩愈、柳宗元)。而白居易的“白”字,在唐代是念入声的,是一个仄声字。
白居易作为中唐大诗人,和当时诸多有名诗人都有交集,除了元稹外,还有刘禹锡。而白居易和刘禹锡,一个“诗魔”,一个“诗豪”,并称为“刘白”。白居易自己在《〈刘白唱和集〉解》中说“江南士女,语才子者,多云元白”。可见他自己也是倾向于姓氏在后。
元稹早白居易十六年去世,在白居易的余生里,他对逝去好友的思念,却从未断绝。大和七年,在元稹去世两年后,有一天,一位歌女唱起了元稹的诗句,在场的白居易不禁悲从中来。“时向歌中闻一句,未容倾耳已伤心”,还没倾耳去听,内心已伤悲万分。
元稹去世十年后,有一天,白居易在友人卢子蒙处,看到了其与元稹唱和的旧作。泪流满面的他,在诗集后面的空白处,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昔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
他甚至有些追悔,没能早点认识卢子蒙,以至于一直没发现元稹给卢子蒙所写的诗句。他和卢子蒙,回忆起共同的好友,不禁“执手相看泪眼”。好友坟头的杨树,已经抽出三丈的枝条了,但自己仍能梦到和他携手同游,以至于第二天醒来后,自己不禁泪沾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7
元稹(779~831)他的诗也写得很好,“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他的名句。
白居易(772~842)现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超过李白、杜甫诗的总和。白居易最有名的诗是《长恨歌》和《琵琶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他的名句。他两人是中唐以后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
相似回答